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探寻民生发展的中国方案——印尼参访团湖北考察记

新华社  2025-10-16 22:53:20
分享到:

“人口安置不只是数量上的迁移,更重要的是如何全方位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不仅是我此次访华最大的感悟和收获,更是印度尼西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印尼人口流动部长伊夫提塔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近日,由印尼人口流动部组成的20余人参访团来到湖北宜昌等地。从三峡大坝观景台俯瞰奔涌江水,到移民社区了解村民生活日常,再到柑橘产业园感受发展图景,参访团循着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足迹,探寻民生发展的中国方案。

站在三峡大坝之上,江面开阔,远山连绵。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不断发挥效益,持续推动长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美好愿景逐渐变成现实。

印尼参访团正在宜昌市许家冲村参观。新华社发(林潇摄)

来到距三峡大坝旅游区仅1.5公里的移民新村许家冲村,幸福食堂、卫生室、文化礼堂、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齐全;在便民洗衣池旁,村民正捣衣浣洗。这座小村庄,正是三峡库区移民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谢蓉介绍说,“搬迁初期,不少村民曾对未来生活心存担忧,但实践充分证明,搬迁给大家带来了更扎实的生活保障。如今村里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大家的获得感得到了实实在在提升。”

伊夫提塔赫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要点。他说,在中国,“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标语,更是切实的行动。

印尼参访团与宜昌市许家冲村村民交流。新华社记者 田中全 摄

“三峡库区人口安置的实践经验,为印尼提供了借鉴。”伊夫提塔赫说,他特别注意到,中国不少农村社区建有幸福食堂,不仅为高龄老人提供免费餐食,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这为印尼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如何保障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打开了新思路。

不止社区建设,农业也是参访团关注的重点领域。

秋日,山间凉意阵阵,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官庄村的千亩柑橘产业园,临近丰收。移步至此,只见漫山遍野的橘树缀满黄灯笼般的果实,一眼望去格外鲜亮。面对满园橘色,几名印尼记者当即拿起摄像机,现场采访。

“我们村的柑橘,汁水足、甜度足,畅销欧洲市场。”官庄村村干部说,多年来,官庄村通过改良柑橘品种、完善灌溉设施,不断推动柑橘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助力柑橘实现了高产稳收。每到丰收季,园区门口非常热闹,来自各地的采购货车排队等候。柑橘产业做得稳,村民也获得了实惠,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拿着黄澄澄的柑橘,参访团成员剥开果皮品尝起来。“中国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伊夫提塔赫感叹道。

2025年是中国和印尼建交75周年。伊夫提塔赫说,印尼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深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两国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