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青春华章 | 文化的纽带,让我们跨越山海遇知音

长江云新闻  2025-10-16 22:32:57
分享到:

“郎对花姐对花……”2025年10月16日,四位国际留学生正跟着黄梅戏老师刘莎妲认真学唱经典唱段《对花》。他们一手按在腰间、一手轻轻扬起,努力模仿着戏曲动作,清脆的唱腔与生动的姿态,瞬间让现场充满文化交融的鲜活气息。这是“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的现场,一场关于文化共鸣与情感链接的“知音”故事在此上演。

黄梅有“戏”

架起“跨山海”之桥


活动伊始,刘莎妲以一曲《女驸马》选段惊艳全场。“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清脆的唱腔,灵动的眼神,将传统戏曲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在随后的分享中动情地说,自己成长于黄梅戏的故乡,母亲的舞台是她艺术的启蒙。“一句句婉转唱腔、一个个细腻身段,像春雨润田般,把黄梅戏种进了我心里。”

刘莎妲更看到这门传统艺术正焕发新的生机。“现在,不仅年轻人和孩子们喜欢,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也来到中国看戏、听戏、学戏、唱戏。”刘莎妲感慨道,“我觉得自己所热爱的黄梅戏,不再只是家乡戏台的乡音,它是咱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更是连接中外的桥梁。”正是怀着这份让世界感受黄梅戏魅力的心愿,她向现场的留学生发出了同台学艺的邀请。

于是,便有了开场那温馨一幕。来自埃及的颜渊、智利的思天、土库曼斯坦的星星和巴西的马飞龙,在刘莎妲的带领下,从念词到唱腔,从手势到步法,一步步走进黄梅戏的艺术世界。尽管是初次接触,他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赢得了满堂彩。刘莎妲欣慰地说:“你们学得又快又好,一句乡音连接中外,一出好戏跨越山海。”

“我们为什么爱上湖北?”

国际留学生现场表白


如果说黄梅戏是连接彼此的艺术纽带,那么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词,则成为了这些留学生理解并表达湖北之美的独特窗口。

在随后的分享中,四位留学生不约而同地引用了诗句,描绘出他们心中多彩的湖北图景。

来自埃及的颜渊,在长江边找到了与故乡尼罗河相似的情感寄托,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道出了他的震撼与共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多么美的意境,那一刻在尼罗河边长大的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来自智利的思天则被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所折服,他用“一桥飞架南北”来表达钦佩之情。“我们智利在地图上是个长条形,从南到北非常远。而中国,听说可以做到‘一桥飞架南北’,真牛,我马上就被吸引住了,来到了武汉。”

土库曼斯坦的星星,因王昭君的故事而对湖北心生向往,“一去紫台连朔漠”是她文化共鸣的写照。“在我的家乡,80%的领土被沙漠覆盖。我对中国的憧憬,是从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开始。她是秭归美女,去到沙漠地区,促进了文化传播,她的勇气深深打动着我。”

巴西的马飞龙,在湖北找到了精神的契合,他用“高山流水觅知音”来概括自己的收获。“我从小热爱中国文化,听说过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来到了湖北,通过太极的一招一式、古琴的一弦一音、舞龙的一腾一跃,我找到了真正的‘知音’,从而跨越山海,跨越文化。”

留学生向全球推介

知音湖北欢迎你

当被问到如果作为“湖北推荐官”,将如何向世界介绍这里时,四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颜渊力荐恩施土家族文化,尤其是亲身学习过的摆手舞,“因为它有着生活的姿态”;思天钟情于光谷的空轨和“萝卜快跑”,惊叹于“这里的科技感让我十分震撼”;星星则对湖北的战国袍等传统服饰充满期待,希望“穿上它美美地打卡拍照”;马飞龙再次展示了武当太极,以一段行云流水的表演,诠释了“以柔克刚”的太极风韵。

跨越山海,遇见知音!以黄梅戏为纽带,四位留学生跨越山海,与湖北文化相遇、相知。他们用真诚的声音诠释了:湖北,是一座知音之城,更是一片梦想之地。

“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是中央网信办“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教育厅、武汉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等在鄂高校的400多名师生,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重点商业平台负责人及部分正能量网络大V,共同参加此次主题活动。

(长江云记者:孙俊、胡傲蕾、王晗煜)

责任编辑 胡傲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