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今天武汉这场思政课太燃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江河奔腾处,皆是青春奋斗的坐标。风雨兼程里,都是初心不忘的担当。”10月16日下午,伴随着铿锵昂扬的青春之声,“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在江汉大学举办。
活动紧扣青春爱国奋斗主题,通过主题演讲、互动分享等形式,邀请高校师生、英雄后人、国际学生、科研先锋等各界代表,讲述“有热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故事,浸润莘莘学子心灵。
光影回溯
《行走的青春》传递思政力量
活动开篇,一段短片回溯了“大思政课”的亮点瞬间。从昌雅妮“坚持的力量绘就青春华章”的铿锵誓言,到方勤老师“文脉不断根,文化不断代”的文化坚守;从南水北调志愿者“当好忠诚守井人”的默默奉献,到叶祖福老师“做新时代追光者”的科技自强……极具感染力的分享,传递着思政教育的力量。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余典,与同学们深情分享了她和众多高校学子参与“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走进武汉15个高质量发展点,真切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故事和深刻感悟。也让人看到,青春的回答,不是纸上的空谈,而是脚下的丈量;思政的力量,不是生硬的道理,而是与时代同频的共鸣。
英雄后人讲述《上甘岭》先烈事迹
震撼全场
国网孝感供电公司红领志愿宣讲员刘航,是抗美援朝英雄王清珍的孙子。他用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深情讲述奶奶在上甘岭战役中用体温融雪喂伤员、为战士吸脓血、为英雄黄继光整理遗体的感人故事。奶奶的事迹、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学子。
黄梅戏架起中外桥梁
留学生用诗词“表白”湖北
黄梅县第一小学教师刘莎妲登场,一曲《女驸马》选段婉转悠。大家看得饶有兴趣。埃及籍留学生颜渊、智利籍留学生思天、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星星、巴西籍留学生马飞龙被黄梅戏的魅力吸引,现场登台求学,一起学唱黄梅戏。
四位国际留学生分别用一句古诗词表达了自己的湖北的“知音”之情。
颜渊选了“唯见长江天际流”,他眼里闪着光说:“因为埃及有尼罗河,湖北有长江!”
来自智利的思天,听说中国能实现“一桥飞架南北”,非常惊叹!因为智利南北开车要45小时才能抵达,而中国只需一桥即可,“太牛了”!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星星身着汉服,分享“一去紫台连朔漠”故事,她因昭君出塞的故事,燃起对中国的向往。她很喜欢荆楚服饰,未来,她还想体验战国袍,去打卡更多的湖北美景。
来自巴西的马飞龙则讲起“高山流水觅知音”,话音一落,就起身打太极,身手娴熟,引起现场阵阵掌声。
王霜鼓励青年学子为梦想拼搏
武汉车谷江大女足被称为“铿锵玫瑰”。队员王霜寄语年轻的同学们“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努力向前、敢于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江大女足永不言弃
刘艳秋则通过自身在球队成长的故事,激励青年学子要有“不服输”的韧劲,要永不言弃!而江大女足将向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全力为国家荣誉拼铸荣光,让世界看见中国女足!
机器人“递话筒”
点燃青年学子科技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兴炜,带着“荆楚”系列人形机器人亮相现场。赵兴炜从机器人手里接过话筒,讲述研发背后的故事:为突破核心技术,团队放弃成熟方案挑战直线驱动,历经无数次实验,最终让小小丝杠承载起800公斤负重;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东风汽车生产线,即将服务养老场景。“让荆楚机器人成为中国智造的硬核力量!”他的话语,点燃了青年学子科技报国热情。
江大精细爆破科研团队首次亮相
分享“硬核科技”背后的故事
“一个女生,为什么要搞又苦又危险的爆破?”江汉大学研二学生张淑童拿着“火腿肠般的乳化炸药”,生动科普爆破原理;她的导师——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谢全民,则通过三个故事诠释精细爆破“点石成金”的科技力量:在川藏铁路,团队240天驻扎高原研发技术缩短工期;在鄂州花湖机场“炸山不扰民”,被赞“现代版愚公移山”;在汶川地震、武峰泥石流中,用爆破开辟生命通道。目前,团队已斩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诸多奖项,更助力“爆破蓝”成为江汉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
院士寄语: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寄语青年学子:以科技创新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耕专业技术,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新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辉煌篇章。
活动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教育厅、武汉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等在鄂高校的400多名师生,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重点商业平台负责人及部分正能量网络大V,共同参加此次主题活动。
(长江云记者:孙俊、胡傲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