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恩BA”走过三年 致敬幕后非凡力量

长江云新闻  2025-10-16 20:34:37
分享到:

一颗篮球,燃动一座城。三年耕耘,“恩BA”从破土发芽到枝繁叶茂,已成为恩施州一张闪亮名片。万千瞩目与欢呼的背后,是每年长达三季的艰辛筹备与持续奋战,是近百名工作人员用汗水、委屈甚至泪水浇灌出的硕果

急难险重,压顶之下的“失眠夜”

“方案又改了!”“下午有暴雨!”“嘉宾行程有变!”……赛事筹备期,突发情况如影随形。统筹组成员陈世华回忆,为了敲定最终方案,专班连续一周加班到凌晨,与十几个部门反复沟通。“那段时间,手机不敢离手,脑子里像绷着一根弦,整夜失眠,生怕哪个环节出纰漏,影响整个赛事。”

从宏观的赛事框架到微观的流程细节,从安保维稳预案到医疗保障安排,从宣传推介到资金筹措,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一颗小螺丝钉,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演变成影响赛事运行的“黑天鹅”。正是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高责任,“事事追求完美”的高标准,支撑统筹组成员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将“着急”转化为动力,确保了赛事扬帆稳进,不负期待。

工作人员完善球场细节

辛酸委屈,咽下苦涩的“成长剂”

负责赛场秩序的李仲科,曾因严格执行规定劝离一名情绪激动的观众,“委屈得鼻子发酸,但既挂工作牌,就需守其责”;宣传组李琦为及时推送赛事信息加班加点至深夜,发布之后却发现还是在排版上出现了一点小瑕疵,“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写稿、配图、编辑却有瑕疵,虽及时完善,仍稍感遗憾又有点委屈,但转念一想,出了问题就要反思,下次必须零失误”;钟韵、彭惠两位妈妈产假还没结束,就克服困难及时到岗,只因心中装着一份责任与热爱。

三年来,类似故事不断上演。委屈没有让他们退缩,反成打磨心性、促人成熟的“磨刀石”。其背后,是顾全大局的胸怀,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坚守。

工作人员反复排练

磋磨攻坚,濒临放弃的“淬炼关”

每一个赛季超半年的筹备期,连续高强度工作,是对身心极限的考验。“赛季初的筹备和重要赛事的准备是最耗费精力的,有时候累得回家连话都不想说。”这是许多工作人员的共同记忆。竞赛组朱科宇既要统筹各组别赛事安排,又要负责各球队赛事通知提示,三年来服务运动员万余名,服务比赛场次过万场。今年开幕式前,4000瓶水、2800面国旗、1000个手板、350张座签,事无巨细,后勤组三个小时内将场馆布置得井井有条,从主席台布置到卫生间手纸摆放,力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精神上的“磋磨”更甚。当精心设计的活动因故调整、成果险些付诸东流,每当看到身边仍在坚持的同伴、场上拼搏的身影、观众期待的笑容,工作人员又一次次选择了坚持。“磋磨”如同淬火,让团队变得更团结、更坚韧、更具战斗力。

工作人员清点赛事物资

细实作风,平凡岗位的“担当谱”

“恩BA”的成功举办,源于无数细微之处的极致追求。安保人员恪尽职守,守护着赛场的每一寸安全;裁判员全神贯注,确保每一次判罚的公平公正;计分员目不转睛,不容许毫厘之差;志愿者热情服务,于细微处展现赛事温度;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维护着赛场的整洁美观;电力、通信保障人员默默值守,确保赛事顺畅运行……三年来,各相关单位干部职工参与赛场服务累计超5万人次,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投入安保力量超3千人次,实现了赛事零舆情、零事故。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每一个流程的反复推演,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每一个预案的充分准备,每一个细节的周到考虑,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正是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坚守与付出,汇聚成“恩BA”前进的洪流,用实干笃行回报了组织的信任与重托。

(长江云新闻记者 肖璇 通讯员 代俊杰 编审 李亚敏)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