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AI赋能生态监测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启用智能设备助力水生态“智慧体检”

长江云新闻  2025-10-16 18:10:10
分享到:

近日,一台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浮游生物自动化监测设备在此投入使用,将原本依赖人工、耗时数天的水质鉴定工作缩短至几小时内完成,标志着大九湖湿地水生态监测迈入“智慧化”新阶段。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不仅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更是区域水生态健康的“晴雨表”。

在大九湖湿地湖岸线,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团队正按计划开展常态化监测。“我们每半个月对九个湖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进行采样,每个点位采集20升水样,经固定染色和浓缩处理后,通过这台新设备进行显微扫描。”工程师莫家勇介绍。该设备通过自动化数字显微镜逐帧拍摄水样中的浮游生物,结合AI图像识别算法,可快速分析种类、密度及生物量等关键指标,并生成详细报告。“系统能自动识别400多种浮游植物,常见种类准确率超90%,效率提升数十倍。”莫家勇表示,过去人工鉴定需数天,如今几小时即可获取精准数据,为湿地水质变化提供实时预警。

这一突破性进展源于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深度合作。今年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后,不仅引进先进监测设备,还联合开展水质超标成因分析与生态保护策略研究。“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特征直接反映水质状况。通过数据与水质指标联动分析,能更科学地评估湿地健康状态。”莫家勇比喻道,每份监测报告如同湿地的“体检单”,精准定位潜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该设备还能检测小型浮游动物,通过高清成像与智能算法突破传统人工监测“效率低、误差大”的瓶颈,为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大九湖湿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保护成效关乎“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水质安全。近年来,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持续加码生态治理,从水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到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这些举措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此次AI监测设备的应用,正是科技创新赋能生态保护的生动缩影。未来,神农架将进一步深化“科技+生态”模式,以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守护这片“华中屋脊”的生命之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筑牢屏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潇 黎波 通讯员 杜华 房泽洋)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