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亿次刷屏!湖北花车大巡游缘何成现象级爆款?打开“文化橱窗”,答案就在——
这个国庆中秋长假,一幅流动的中华文旅长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在故宫,建院百年大展,《清明上河图》等国宝前排起了长队;在敦煌,飞天壁画穿越时光,与数字光影共舞新生;在山西,悬空寺的人流印证着千年石刻与建筑奇观的永恒魅力;在水乡苏州,圆月映照亭台,评弹声声入耳。
湖北的文旅热潮同样奔涌。10月1日,2025“河山添锦绣——文旅IP城市大巡游”在武汉举行,10万人现场观看,很多人感慨“比过年还热闹”。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跟进报道,《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均有呈现;#国庆湖北花车大巡游 登上抖音全国热搜榜首;在海外,外交部官方账号、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向全球观众推介。截至目前,全网总阅读量超过23.5亿,唱响了跨屏传播的大合声。
支点现场
我与花车有个约会
首先,我们换个角度再来感受下这场最具人气的文旅IP城市大巡游吧!
支点现场
一场城与人的对话
空轨设计师杨清梅:
敢为人先!造出武汉骄傲
当载着“光子号”空轨的花车巡游车队驶过,头顶突然传来“咻——”的呼啸声!抬头看,武汉首条商业运行的空轨正从云端掠过,与花车上的空轨模型遥相呼应。人群中爆发出欢呼,杨清梅分外感慨。
作为光谷交通投资集团的规划设计部部长,她在光谷扎根十年,从地铁通勤到空轨观光,从车路协同智慧路到低空物流航线,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勇敢向前”,她都是亲历者。
“从最开始地铁作为通勤的工具,到现在的空轨是为了观光旅游,再到今天的花车是为了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武汉,能够感觉到我们城市在往前进步。”杨清梅感叹,“作为高新区,我们可以尝试着做前人没有做到的事情,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厨波刚:
把潜江龙虾端上全国餐桌!
潜江花车前,一个举着小龙虾、挥着锅铲的身影格外显眼——他是潜江楚虾王的“技术大拿”波刚。入行20年,从档口小厨师做到行业标准制定者。为了这次巡游,他前一晚熬到凌晨做虾,今早五点就爬起来摆盘——“要让全国人民看到,潜江龙虾不仅好吃,还能玩出花样!”
话音刚落,他熟练剥出一只虾:“这是油焖的,这是蒜蓉的……我们还有液氮锁鲜技术,零下18度能存18个月,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清水虾!”
从一个小档口到全国200多家店,波刚的“虾生意”越做越大,而他的心愿更简单:“希望更多人来潜江打卡,尝尝我们的虾!。”
一盘虾,装着一个产业的逆袭,也装着一个普通人的奋斗。
非遗传承人曹小琴:
千年剪纸,在花车上“活”了!
“快看!那是鄂州的花车!”人群中,曹小琴挤得脖子都酸了,眼睛却亮得像星星——车头镂空的武昌鱼造型,正是她的“老本行”:鄂州雕花剪纸。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守着这门手艺过了半辈子。听说花车要把武昌鱼“剪”进巡游,她凌晨五点就从鄂州开车赶来:“就想亲眼看看,我的剪纸在盛会上亮相!”
如今,她的剪纸不仅上了花车,还被做成了文创周边,和星巴克联名。“非遗不是老物件,得活在当下。”曹小琴摸着花车上的鱼纹说,“能被这么多人看见,值了!
流动的长卷里
每个人都是主角
当空轨的科技感遇上龙虾的烟火气,当非遗的古韵撞进巡游的热闹——这场盛会里,最动人的从不是花车有多炫,而是杨清梅们的“敢突破”,波刚们的“肯实干”,曹小琴们的“愿坚守”。
姹紫嫣红的盛景之下,我们看见一个个热烈的、生动的人,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在这里,我们都是奋斗者。
锦绣山河,见证你我荣光。
支点人物
挑战133天!
9月30日凌晨
花车大巡游前夜
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三路的路灯下,周曼莉的声音在现场回荡。她快步走向卡顿的花车,挥手示意工作人员合力助推,同时高声提醒“慢一点冲,地面白线滑,注意脚下”;转身看到汉剧演员调整身段,又喊道“把腔喊出来,状态再提一提”。
一整晚,她手里两台对讲机始终没停过,一台连通总控,一台对接每辆花车的跟车导演。同事们说,她是整个项目组的“大管家”,无论凌晨几点,只要找她对接问题,总能得到第一时间的回应。
将23台花车、800多名演员的动作,串联成流畅的整体,就在于人和人的协同。“要让节奏踩在步伐里,让观众看到的是精彩,不是杂乱。” 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团队磨合无数次后刻进骨子里的准则。为此,她已经不记得大家为此磨合了多少遍。
10月1日9点35分
花车巡游即将开始
周曼莉始终冲在最前方,没人察觉她攥紧的手心已满是汗水。现场十万观众的聚集,让通讯系统压力骤增,手机、对讲机信号瞬间中断,所有指令全靠声音与手势。
所幸,前期无数次的排练与预案,在这一刻化为团队的肌肉记忆。一切都在顺利进行,观众的热情超乎想象。
这默契并非偶然,巡游过程中,花车的车长与跟车导演双备份机制实时保障;音乐导演跑遍整个巡游路线调整音乐;主持人照着画面实时补全解说;直播团队前一晚布下5个有线中继点,让20个有线机位的信号稳稳传输;所有演职人员始终充满热情。
当最后一台花车顺利归队,《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在现场响起,熬红了眼眶的工作人员终于卸下重担。周曼莉挨个与团队成员拥抱,和演职人员击掌,随后悄悄退到人群边缘。她清楚地记得,这一刻,距离5月22日进组,整整133天。
“没想到有这么多观众来,3公里的路,大家都拼尽了全力。”她声音带着哽咽,提起团队零失误完成巡游的默契,眼眶泛红。
133天的极限挑战,最终化作十万人眼前的惊艳,也写下了一份关于协作与坚守的生动注脚。
支点观察
从“看风景”到“玩场景” 湖北文旅“有料”!
过去,“无风景不观光”,风景是观光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现在,“无场景不休闲”,休闲成为精神层面的活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湖北文旅通过沉浸式场景打造,让游客体验到了文旅融合的新魅力。
沉浸式夜游,让东坡文化“活”起来
在黄州遗爱湖的夜色中,全国首个东坡文化沉浸式夜游项目“从此东坡”正悄然改变着游客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方式。乘船行驶湖上,每到一个特定地点,便会触发苏轼生平经历的演绎,40分钟的行程成为“一景一诗词”的独特体验。
“从此东坡”主题游船项目讲解员林佩介绍,一个直径16米的超级月亮,搭配天上宫阙装置群,应上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通过雾幕、机械卷轴等光影技术,呼应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身份蜕变。
而以苏轼《遗爱亭记》命名的遗爱湖公园,拥有“遗爱清风”“一蓑烟雨”等十二个景区,东坡诗词中的意境,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景观。作为“东坡三宝”之一的文化小剧,商演平均上座率超90%,已拉动黄冈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6.87%。
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东坡文化学者李林认为,这种模式打破了文化传承的单一形式,推动东坡文化与旅游、农业、商业、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城市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定位。
IP打造,让楚文化从本地走向全球
沉浸式场景打造,也让景区从“门票经济”升级为“产业经济”。近期,荆州举办的楚文化节,打造了一系列“战国袍”IP,通过特展、服饰比赛等活动,并借助海外地标投放、打卡世界地标等方式,带动楚文化走向国际。
荆州市荆州区政府副区长关勇表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活载体。这种方式能让荆州的楚文化从本地名片变成“全球可见的文化符号”。
文旅IP场景化,实现产业价值倍增效应
独特的IP帮助文旅融合发展跳出同质化竞争,在游客心中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湖北多地通过文旅IP场景化,实现了产业价值的倍增效应。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87亿元,同比增长9.3%,占中部六省总量的32.6%。
湖北文旅的场景化转型,本质上是从单向的文化传播转变为沉浸式文化体验。从“看风景”到“玩场景”,湖北文旅的探索证明,唯有让文化“活”起来,才能让旅游“火”起来。
支点面对面
对标世界级!如何用好“场景”这一招?
主持人:余院长您好,场景打造已经成为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强大的推动力,就拿湖北来说,从您的视角看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创新?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余意峰:湖北这几年在打造文旅IP和文旅场景上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将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些以当地特色文化,非遗和夜间经济相结合的沉浸式的夜游的项目,氛围非常热闹,游客满意度非常高。
我觉得这一次的花车巡游有很多的创新点,体现了我们提前策划和主动谋划的过程。广电传媒大厦上有三个非常大的巨幅表情包“看 花 车”,看花车的表情包引起了很多人在网上的热议,因为看花车有很多的猜想,对这个花车充满了期待,把整个活动从前期的策划到中间的实施,到最后观众的互动我觉得做得非常好。
这一次的巡游,既体现了来自于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IP,更重要它凸显了湖北的本地特色,都体现出来当前场景打造的趋势,赋能文旅的深度融合。
主持人:确实,文旅新场景,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活态传承,如果以“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标尺,湖北还需在哪些维度发力?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余意峰:
一是塑造具有世界级渗透性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聚焦国际细分旅游目标市场,多种渠道加强海外宣传推介,提升旅游地品牌的市场触达度、精准性与感染力;充分利用数智技术与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以生动活泼的数字叙事深入浅出诠释品牌内核,讲好跨文化情境中的“知音湖北”故事;实施旅游品牌营销全球伙伴计划,在重点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寻求本土化的营销团队合作。
二是营造具有世界级认可度的旅游服务能力。对标国际旅游服务标准,在提升旅游服务的便捷性与精细化的同时,强化服务过程中的主客互动与文化氛围的营造;配备多语种智能导览设备与标识系统,加强文旅从业人员外语交流与国际服务能力;重点针对景区讲解员、酒店服务人员、导游等一线人员开展国际礼仪、多语种会话、旅游文化等专项培训。
主持人:“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热气腾腾的生活、热情满满的服务,永远都是最好的文旅宣传片。

出品人 岑卓
总监制 何伟
监制 洪燕
编审 徐瑗 柳芳
统筹 尚大原 管根稳 刘佳颖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旭珲 张君妍 罗浩洋 郑杰 管根稳 王磊 朱哲鋆 裴蕾 胡禹 彭瀚 张龙 陈芳芳 尹晨 朱哲鋆 刘骞 陈赟 温少海 周航川 胡文超 万力源 赵龙文 鄂州站 潜江站 小宇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