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抗战烽火 荆楚壮歌|胜利之光—— 每座受降城市都有一条胜利街

长江云新闻  2025-08-31 21:56:01
分享到:

在坚强不屈的抗争中,中国人民迎来曙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16个受降区陆续接受128万日军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结束。

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18日,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在汉口中山公园张公祠举行受降仪式,共接受日军官兵202335人。

如今,汉口中山公园的张公祠已经改名为“受降堂”,成为抗日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重返故地,今天的我们又能听到怎样的回响?

记者 向昊:我现在就是在位于武汉市中山公园的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阳光穿透门口的这排法桐,静静地撒在这座建筑之上。现在,让我们把时间穿越回80年前,那个闷热的初秋午后。

记者 向昊:一进来,就可看到这样一块汉白玉石碑,石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率属二十一万签降于此”。文中的蔚如,正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将军。

中山公园讲解员 方娇:在当日下午三时,孙蔚如将军宣布了受降开始,副司令长官郭忏宣读了对日军第六方面军的受降文书。随后,冈部直三郎就在受降文书上签字,并交出了军刀,宣布部队撤销编制。虽然整个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十几分钟,却成为了我们武汉抗战史上永恒的一瞬。随后,中山公园外人潮涌动,爆竹连天,武汉全市张灯结彩,庆祝抗战胜利。

记者 向昊:日本投降,十四年抗战终获胜利。这里是武汉汉口的“胜利街”,它是1946年,武汉将原本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所在的六条街道,连同三条由英烈命名的街道整合更名而来。今年春晚的“武汉8分钟”亮相中,演员们正是跑过三条英烈命名的郝梦龄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抵达了终点——胜利街。如今,每一座当年受降的城市,都有一条胜利街。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盛世的昭示:从伟大胜利,到如今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这份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正指引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行!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向昊 李慕文)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