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抗战烽火 荆楚壮歌 | 战火燃起——抗日先遣队挥师北上

长江云新闻  2025-08-31 21:53:03
分享到: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抗日战争的壮阔史诗中镌刻下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湖北,这片英雄的土地,承载着沉甸甸的国家记忆——这里,曾是全面抗战初期的全国抗战中心,是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区,更是拱卫西南大后方的坚强前哨。今天的《支点周刊》推出特别报道《抗战烽火 荆楚壮歌》,一起循着时间脉络,回望湖北大地上的抗战故事,感受历久弥新的抗战精神。

1931年9月18日,这是一个让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当时,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近2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震惊全国!

就在两天后的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明确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率先表明抗日的鲜明立场。激愤的抗战情绪在荆楚大地汹涌而起。

中国工农红军也扛起了抗日大旗——北上抗日,成为红军长征的政治旗帜和政治宣言。

记者 秦婧:这里是“砥柱中流”湖北抗战档案文献展,在这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上,这条由红色虚线标注,从大别山区延伸而出的就是红二十五军,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长征路线。这只部队以“娃娃军”著称,大多数人的年龄在13岁到18岁之间,现在来看也就是初中生、高中生的年纪,但这群娃娃却是第一支抵达陕北的红军主力。1935年1月17日,红二十五军派出的“先遣队”抵达了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随后,红二十五军大部队抵达郧西县大新川、小新川,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成功开创了鄂豫陕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随后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以郧西为中心的鄂豫陕根据地基本形成。之后,革命的火种、抗日的热情在这里熊熊燃烧,例如在关防乡二天门这个小村庄里,78户人家就有76人参加红军,可见中国工农红军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有多深,而红二十五军也成为了长征途中唯一一支人数增加的队伍。

(长江云新闻记者 秦婧 王磊)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