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落”郧西,鹊梦入人间!《星河鹊梦》巡演点亮七夕浪漫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8月30日晚,十堰市郧西县七夕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群众文艺巡演《星河鹊梦》惊艳上演。今年的七夕巡游采用“行进式+沉浸式”演出模式,打破表演区的边界,融合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让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天上“走”入人间。数万市民和游客在光影交错、声画交融中,沉浸于千年浪漫传说的全新演绎。
本次巡游展演,郧西县联合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全新创作,以七夕广场和时空隧道为两个核心表演区,运用“天上与人间”的叙事线索串联起整场演出,通过“双场景联动、沉浸式演绎”的创新形式,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穿越古今的“七夕”文化盛宴。
科技“还原”鹊桥。夜幕初垂,七夕广场在璀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银河倾泻人间。表演区以“鹊桥重逢”为核心意象,采用全息投影、3D灯光矩阵与数字音效系统,营造出银河浩瀚、群星璀璨的梦幻场景。
在时空隧道段,演出团队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打造出一条“穿越千年”的爱情长廊。隧道两侧的墙壁投影出“牛郎织女”从相遇到分离、再到重逢的感人画面,配合环绕立体声效,观众仿佛置身于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恋之中。隧道顶部垂吊的“星灯”随风轻摇,映照在地面上的水雾投影中,形成流动的星河,令人流连忘返。
与“牛郎织女”一起“逛街”。当晚,七夕广场早已人潮涌动。来自全县的群众演员、志愿者、民兵方队与专业演员共同组成巡游队伍,沿着指定路线行进演出。巡游队伍每到一处,都引发人群的阵阵欢呼。许多家庭“组团”早早到场,手持七夕主题荧光棒与拍照灯牌,脸上贴着“牛郎织女”贴纸,兴奋地等待巡演的到来。
牛郎和织女演员身着古装,在灯光与音效的烘托下缓步走来,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有年轻情侣激动地跑上前,与演员合影留念;也有年长的老人眼含热泪,感慨道:“小时候听爷爷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今天亲眼看到,太激动了!”更有不少外地游客举着手机全程拍摄,一边看一边对镜头解说:“这就是中国式的浪漫,太震撼了!”
在巡游途中,演员与观众互动频繁,牛郎“送花”、织女“撒星”,引得孩子们追逐奔跑,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沿途的居民楼阳台上,不少市民自发挂起红灯笼、七夕彩旗等,为巡演增添节日氛围。
七夕文化,群众是主角。《星河鹊梦》的创新在于其“行进式+沉浸式”的演出形式。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整个演出的一部分。在七夕广场的表演区,观众可自由穿梭于多个表演区域,近距离观看牛郎织女的对话、民间艺人的乞巧技艺展示、传统婚俗再现等场景。而在时空隧道段,观众则需跟随巡游队伍边走边看,每一步都仿佛走进了故事之中。
“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鹊桥上,陪着他们一起等待重逢。”一位年轻观众激动地说。另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也表示:“孩子拉着我一路跟着演出行进,根本停不下来,感觉像在参加一场童话冒险一样。”
为增强沉浸感,现场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点。在“巧手坊”区域,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乞巧手工艺,观众可亲手制作香囊、绣鞋等;在“心愿墙”前,游客写下对爱人的祝福或对未来的期许,贴上心形红纸,形成一片“爱的海洋”。
七夕之夜,郧西醉美。随着夜幕降临,七夕广场与时空隧道的灯光秀达到高潮。整个区域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点亮,仿佛一座梦幻之城。广场中央的“银河”投影与地面的灯光水幕相映成趣,营造出“星河倒映人间”的视觉奇观。
夜色中,人流如织。周边的文创摊位、饮食小铺、民俗体验区也热闹非凡。许多游客在观看演出后流连于夜市之间,品尝郧西特色小吃、购买七夕主题手工艺品,进一步带动了“夜经济”的繁荣。一位外地游客感叹:“没想到一个县城的七夕活动这么有氛围,不仅好看,还好吃好玩,真的不想走了。”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通讯员 陈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