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宜昌再建一座“算力三峡大坝”

长江云新闻  2025-08-30 07:07:11
分享到:

8月29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宜昌市点军区北斗产业园。总投资10.7亿元、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的园区拔地而起,这里正在回答“如何把三峡的电变成算力”。

“湖北省对宜昌的定位是建设‘算力之都’。”宜昌市数据局副局长刘申在现场开门见山。他同时透露,宜昌正向国家争取成为“第九大算力枢纽节点”:“现有八大节点之间的互联信号衰减大,中部必须有一个中继站。宜昌位于几何中心,到各节点时延全部低于15毫秒,这个位置非我们莫属。”

电有了,算力有多大?刘申给出最新数字:全市已建成智算3500P,另有11600P在建,建成后总规模15100P,“目前是湖北最大”。这些算力正通过宜昌—武汉3毫秒直达链路、年内即将建成的宜昌—重庆段向外输送,“武汉、长沙、合肥、郑州等中部城市都能同城用算”。

商业驱动正在替代政府投入。刘申介绍,全市数字经济“四上”企业已达860家,头部企业约20家,“中科曙光、奇安信、阿里云都采用合作模式落地”。今年全市大数据及算力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去年为734亿元。

北斗产业园负责人介绍,项目2023年9月开工,计划2026年1月整体竣工;目前已签约企业3家、意向入驻产业机构2家、其他明确入驻意向企业6家,总需求面积约6万平方米。园区同步规划AI生化云实验中心、机器人总装基地、农村智慧医疗共同体等13个示范场景,“让算力真正落地应用”。

宜昌已组建数字产业投资基金,出台15条专项政策,柔性引进院士专家100余人,每年培养2000名新型职业人才——电力正加速变成算力,宜昌离“第九大算力枢纽节点”越来越近。刘申补充道:“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是全市‘3+2’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宜昌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长江云新闻记者 朱宇航)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