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早稻收割接近尾声 晚稻栽插进度超过九成
今天(7月29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目前,湖北已收获早稻190.7万亩、收获接近尾声;已栽插晚稻199.8万亩、栽插进度超过九成。
据介绍,今年,湖北早稻生产主要呈现三个特点,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无大灾;病虫防控措施得力、危害轻;良种良技配套到位、支撑强。
早稻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未出现大的灾害。播种至秧田期,主产区温高光足;移栽返青至分蘖期,江汉平原、鄂东南等主产区降水充足,平均气温偏高,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8.1~40.1小时,利于早稻分蘖成穗,幼穗分化期一二类苗占比达82.1%,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抽穗灌浆期虽遇梅雨季强降雨,但主雨带影响有限,7月晴热天气助力灌浆成熟。
同时,病虫害防控成效显著,危害程度轻。今年,全省早稻主要病虫发生总面积约325.5万亩次,同比减少24.7%。其中二化螟发生面积107.7万亩,同比减少21.3%;稻飞虱百丛虫量平均98.8头,同比低29%,较近5年同期均值减少50.9%;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82.2万亩,同比低44.8%。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0.8%,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今年,湖北早稻生产良种良技配套到位,支撑作用强。优质早稻品种种植面积173.2万亩,占比90.1%,同比增加3.7个百分点。集中育秧占比67.2%,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机插秧等技术加速推广。11个双季稻主产县推进单产提升行动,促进区域均衡增产。
为取得今年早稻丰收,湖北各级农业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印发单产提升行动方案,推行“一县一策”,每县选派2位专家包保服务,通过185余场技术培训观摩,将“早专晚优”全程机械化、合理增密等技术送到田间;联合气象部门建立旬度会商机制,入梅前发布 5 次抗灾提示,投入154万元防控资金调动103个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病虫统防统治占比达46.9%,为早稻丰产筑牢坚实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通讯员 胡吕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