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丨襄阳:服务升级一小步,便民利企一大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各地各部门坚持开门抓学习教育,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与民生痛点,在市场监管、公积金服务、行政审批、就业帮扶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效能,将作风建设新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数字赋能监管:让信用变“真金”
今年以来,襄阳瞄准市场主体需求,着力推动市场监管向数字化转型,以“有感服务、无感监管”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快发展。今年7月,襄阳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市场监管领域12项举措,被列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
作为全省信用评价改革试点,襄阳市场监管部门以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构建起集评价、运用、监管于一体的企业信用体系。在全省首家“网上中介服务超市”,782家中介机构入驻,公开双向选择项目323个。不仅采购信息、中选项目清单清晰明了,企业信用评级更是一目了然。信用评级高的企业享受“承诺即入制”和“信易贷”绿色通道,A、B类信用企业占比达80%。湖北宇翔达公司因信用优势年内承接40余项重要项目,信用变现红利实实在在。
湖北宇翔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李甜甜说:“在中介超市平台,我公司因信用等级高在招投标过程中被优先考虑,获得了招标方的更多青睐,赢得更多业务机会,今年截至目前我公司已承接近40余项重要项目。”
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副科长蔡心苑介绍:“企业入驻率、满意度、参与度和信任度都在持续提升。”
市场监管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在宜城,依托鸭产品全链条风险智慧体系的建立,食品安全检验关口成功前移到了食品生产企业内部。
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检验部负责人张杨帆说:“以前都是依托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第三方专业机构,来进行检测,现在依托体系的建立,我们公司也设立了检测站,可以实时对蛋品进行检测,更好守好食品安全这道门。”
鸭产品全链条风险智慧体系,是全省食用农产品全链条防控体系在襄阳的试点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养殖加工、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的数据上传至平台,真正实现了食品安全风险可预警,既守护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也助力了企业健康发展。
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雯雯说:“可以降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从而使企业减少损失,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为我们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基础。”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刘孟稀表示:“我们健全一品一码体系,为鸭蛋制品赋予二维码追溯标签,同时系统梳理鸭产业链全流程相关标准,逐步推广应用鸭产业全链条的监管经验做法,加强其他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促进食用农产品质量整体提升。”
今年7月,襄阳信用合规评价、公平竞争审查、食用农产品全链条防控体系等市场监管领域12项重点工作,被列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耿红敏介绍:“专利质押融资15亿元,是去年总量的近4倍,兑现了8个标准化试点项目和国家质检中心补助经费528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更好服务企业发展,保障民生安全。”
公积金服务升级:安居“金钥匙”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精准适配市场与群众需求,以创新政策、服务升级为抓手,推动住房公积金保障功能与经济效能同步跃升。
在市区这家售楼部,记者看到,不少购房者正在通过公积金贷款办理购房手续。
市民汪赟曦说:“我公积金贷款了60万,享受到了公积金代际互助政策,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加上首套房目前公积金利率为2.6%,可以让我依靠政策购买自己的房子。”
联投滨江商务区置业经理曹皓表示:“这两年公积金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 ,我们销售套数公积金占比57% ”
今年以来,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通过打破异地缴存户籍限制、扩大"商转公"异地受理范围、延续降利率提额度等举措,更好满足缴存人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贷款管理科科长吴浩说:“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回应市民安居诉求,就是要让公积金真正成为撬动合理住房消费的‘金钥匙’, 上半年,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合计31.61亿元,同比增长10.69%。”
在政策创新的同时,住房公积金服务也在升级。在谷城农商行公积金旗舰店,全量公积金业务现场办,让办事的市民罗女士连连称赞:“办个公积金业务,办得又快又好,确实很方便。”
统计显示,自公积金旗舰店上线运行以来,已服务市民近9万人次。上半年,襄阳全市新增住房公积金归集41.79亿元,“应提尽提”住房公积金27.23亿元,为襄阳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归集科科长韩松介绍:“全市18家旗舰店已经全部运营,实现了全市全域的住房公积金全覆盖,打造了15分钟就近服务的业务圈,通过线上线下的业务融合,实现我们数据共享、证照共用,业务高质高效流转,进一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住房公积金服务。”
审批改革:“一件事”一次办
今年以来,襄阳老河口市聚焦政务服务“流程繁、跑动多、效率低”等痛点,着力强化一线监督,通过部门集成服务,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老河口市行政服务中心“一件事”综合窗口,餐饮店经营者李女士接过刚打印好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全程只跑一次。而在半年前,这样的审批至少需要等5个工作日。餐饮店经营者李女士对这样的便利程度大加赞赏:“太方便了,现在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当天就能拿证。”
从等五个工作日,到只跑一次、当天办好,背后是当地打出的“监督组合拳”。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审批壁垒”问题,当地纪委监委推动建立“清单式”监督机制,梳理出政务服务领域23项作风问题清单,其中“跨部门审批衔接不畅”被列为头号整治目标。
老河口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许冰介绍:“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节点,陆续推出开办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 我要办社保‘一件事’等170项集成服务事项,已累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集成服务达1.5万余次,平均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
作风的转变,更体现在监督方式的创新上。“政务服务体验官”制度的推行,让监督从“办公室阅卷”变为“沉浸式体验”。由纪委监委干部、人大代表、企业代表组成的20名体验官,以办事群众身份全程参与170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累计发现“窗口推诿”“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46个,均已督促整改。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富军表示,通过建立《日常监督重点事项清单》,进一步细化明确“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接诉即办”等政务服务重点监督事项,持续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进行精准监督,推动服务窗口转作风提效能。
创设“妈妈岗”:带娃就业两不误
今年以来,襄阳市南漳县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引导企业设立时间弹性、方便带娃的“妈妈岗”,帮助育儿妇女就业、顾家两不误。
在南漳县工人文化宫,一场别开生面的“妈妈岗”专场直播招聘会如期进行。六家当地企业负责人走进直播间,通过“职工之家”APP与求职者实时互动,推介近千个弹性工作岗位。
南漳县麦宸居民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熊琼容说:“我们这个岗位非常适合妈妈,因为它刚好时间跟我们学校同步,我们可以有相应的寒暑假,妈妈在孩子上学的这个时间段,也可以来我们这里的托管班上班。”
所谓“妈妈岗”,是专门为抚养12岁以下儿童的妇女设计的灵活就业岗位。南漳县总工会通过前期走访调研,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妇女就业特点,搭建起这一就业服务平台。当天直播带岗活动共吸引近万人次观看,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0多人。
襄阳睿新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金凤说:“我是通过直播带岗,看到这个信息的,我是一名宝妈,薪资方面和待遇我都觉得挺满意的,我现在已经办理入职了。”
近年来,南漳县已建立28个“妈妈岗”示范基地,帮助3500多名妇女实现弹性就业,人均年增收2.5万元。
南漳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廖明伟表示:“我们将鼓励引导更多企业设立‘妈妈岗’,利用‘劳模讲堂’、‘工会驿站’等职工服务阵地,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岗前培训,推动更多育儿妇女通过‘妈妈岗’实现高质量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