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荆州 | 干部 “提质” 办实事 民生发展 “双升温”

长江云新闻  2025-07-29 18:31:07
分享到:

荆州区:联合拿地新模式 让“寸土”生“寸金”

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荆州全市上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在荆州市荆州区是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加上近年来小微企业不断招引入荆,导致现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如何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最大价值?荆州区探索出了一套新模式,不仅破解了土地瓶颈,还让“寸土” 真正生出了“寸金”。

荆州市杰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石油机械装备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小企业,凭借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但很快,公司也迎来了“幸福的烦恼”。

荆州市杰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小杰: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津有个客户,做国外贸易的,这边有一个合作意向,但是到公司来看了以后,最后就没有达成合作。

客户担心,公司厂房是租赁的,企业产能提升、设备更新等受限,也无法将厂房进行融资贷款。此外,园区通往公司的路也不方便,从工业园的大门到企业,需要绕三道弯。迷宫式的道路让不少新客户找不着北,为此又丢了好几笔大订单。

荆州市杰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小杰:建自己的厂房这个愿望也实现不了,但是后来区委区政府拟了一个方案出来了,独立办证、统一规划这个思路。

张经理提到的方案,就是荆州区正在推行的联合拿地模式:即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分别拿自家公司的产权证,然后统一规划设计,让入驻企业共享一张总图,共用办公楼、厂区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巧妙节省建筑退界空间。

荆州市荆州区经信局党组书记 杨凡:联合拿地之后共建高标准的厂房,企业加大了生产设备的一些投入,同时企业之间都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度,形成了相互配套协作的产业关系,提高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顺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石油装备配套加工中心、小微企业创业园三个联合拿地项目共有12家企业落地生根。

荆州市荆州区招商中心副主任 陈瑶:我们通过招商引资,促成了4家外地企业采用联合拿地的模式来荆投资,形成产业上下游的融会贯通,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

荆州市顺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传刚:通过协作发展、共同研发、共同创新,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从以前的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压缩到一个月甚至更短,这提高了公司的创新能力跟创新效率,公司的业绩不低于20%的增长率在增长。

为了让干部素质得以提升,荆州深入开展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推广推进联合拿地方案,简化办事流程,减轻企业负担。

荆州市荆州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厚强:我体会最深的基层干部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为我们小微企业想发展、想拿地找到了出口。第二个方面,为我们产业的配套企业做大做强,有了一个平台和支撑。第三个方面,我们政府通过这一种升级集约拿地,使我们的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提升,用地节约了30%以上。

公安:“一组一月一小事” 办好民生小事暖民心

村里的路灯不亮了、田间的道路坑洼了、邻里间闹矛盾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荆州市公安县今年创新开展“一组一月一小事” 行动,推动干部下村组,收集民意,办好群众关心的件件小事,温暖了群众心窝。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荆州公安县鲍关村的孩子们想要下水嬉戏,拥抱清凉,不用去野河,只要去村委会广场的泳池,就可以体验游泳的乐趣。

荆州公安县南平镇鲍关村村民 陈昌春:孩子们在这里玩还蛮放心,还蛮可爱,聚在一起。你看在外面河里玩就不放心。

荆州公安县南平镇鲍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呙先忠:通过“一组一月一小事”收集的跟小朋友们提供一个游泳的地方,村级自己能解决的,时间比较短、见效比较快的,我们认为就是小事。

所谓“一组一月一小事”,就是镇机关干部常态化进村入组到户走访,聚焦群众反映的小诉求、小困难、小愿望,采取自下而上收集,根据群众反馈问题分类,按立行立改、提级处理、对上争取的三个层次进行办理,每个小组每月解决1件以上群众身边的小事。就是因为“一组一月一小事”行动,公安县斑竹垱镇双东村三组、四组的村民,终于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

荆州公安县斑竹垱镇双东村党支部书记 毛泽银:像我们以前就是不愿意找领导,(放)不下面子。现在我们的干部通过这件事之后,我们就很大胆地,积极地向镇里、县里、交通部门去争取资金。

路怎么修,修成什么样?是摆在毛书记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大家多次召集乡里乡亲听取意见。为了把路修得更宽更好,村民代金凤非常愿意把家门口的玉米地也贡献了出来。

荆州公安县斑竹垱镇村民 代金凤:我的孩子买车了,开不进来,现在把公路修了,车子和人都好走了,好方便了。

荆州公安县斑竹垱镇党委副书记 李国涛:过去群众要自下而上提出问题,现在干部自上而下主动认领问题,主动化解问题,以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来提高基层干部的获得感和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公安县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提出“一组一月一小事”行动,以埠河镇作为试点后在全县铺开。截止目前,完成民生实事近400件。

荆州公安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熊熊:今年以来,公安县试点推广“一组一月一小事”活动,构建小组吹哨,镇村报到的治理格局,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群众感受到干部素质提升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

松滋:“小松帮办”跑腿 群众办事不愁

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荆州松滋市坚持作风与能力“双提升”,推动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联动,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提升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效。

在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玉岭社区,63岁的志愿者帮办员胡仁翠刚上班,就接到居民王女士的求助电话。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立即赶到了王女士家。

荆州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玉岭社区居民 王治明:今天办的是工资(养老金)年审,电话一打就来了,有些东西不懂的就问她们。

在胡仁翠的帮助下,不到五分钟,年审顺利完成。玉岭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399人,占社区总人口的65%。像胡仁翠一样的兼职“小松”帮办员共有15位,他们大多是熟悉情况的党员或热心居民,目前已成为服务社区老年群体的重要力量。

荆州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玉岭社区党委书记 孙卫华:比如说现在老年化严重,帮行动不方便的或者是年纪偏大的老年人,办理老年公交卡、养老金的年审、还有残疾人证的年审等等一些服务。

2023年,松滋市以“小松”命名,创新打造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小松帮办”便民服务品牌,构建“专职+兼职”的服务体系。目前,在市、镇、村三级配备了350名专职帮办员,可代办民政、人社、公安、医保等139项事项。同时,发动1903名党员中心户、驻村干部和“五老”人员担任兼职帮办员,形成“1名专职+N名兼职”的队伍。截至目前,已累计代办事项超13万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与此同时,服务也延伸至企业。 在松滋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家建材公司的负责人因筹备建厂无法到场,便提前联系帮办员上传资料,在帮办员一对一服务下,公司委托工作人员朱女士仅用十分钟就拿到了证件。

松滋市宏福建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朱玉琳:办事效率特别快,以前都要办至少一个星期到半个月,今天来了就拿到证了。

荆州松滋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 章俊霜:比如说以前他们要办一个事情,他们必须要到镇上或者是到我们市级大厅里面来办。但是现在通过“小松帮办”系统,从资料的上传到结果的送达,平均时长大概半个小时。

松滋市在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以来,聚焦群众和企业“不知道、不会办、不方便”等难题,深化“小松帮办”服务,发动党员干部下沉担任兼职帮办员,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

荆州松滋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向山青:目前特别是兼职帮办员队伍,更多的是“五老”人员,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在开展工作。下一步,我们不断把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让群众可感可及。

自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荆州已举办主体班36个,培训2062人次,履职能力培训班已举办12期,培训2126人次。推动全市85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领办民生实事929件,确保如期高效办结。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万力源

松滋台 陈俊龙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