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6米!武汉高校新闻系女生登顶“冰川之父”创纪录
7月28日晚上,南京姑娘杜温馨从新疆乘坐飞机返回老家。这位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在4天前刚刚登顶了海拔7546米高的慕士塔格,即便经过数日休整,脸上紫外线灼伤的痕迹仍清晰可见。“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她笑着说。凭借此次登顶,杜温馨成为中国首位登顶“冰川之父”的在校新闻专业女生。
(杜温馨登顶“冰川之父”)
这是杜温馨今年第三次登顶雪山。想要攀登慕士塔格并非易事,首先得拿到“通行证。“先拿到海拔6000米高的雪山登顶证书才有资格挑战‘冰川之父’。”杜温馨介绍,她从2024年开始接触爬山,三天速刷“五岳”成为“登山特种兵”,自此迷上了登山。
“五岳是景区台阶,雪山才是真挑战。”今年,她将目光转向了更具挑战性的雪山:4月,登顶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7月,登上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之巅,随即无缝转战新疆,目标直指慕士塔格峰。
“7月11日从营地出发,7月24日成功登顶,用时两周。”杜温馨告诉记者,攀登慕士塔格峰的“难度”超乎想象,帐篷进水、鞋袜湿透、衣物冻结成冰、手机断电是家常便饭,拉练时恰逢生理期,腰疼难忍的她每走几步便需喘息。最惊险的是冲顶阶段,从 C2(6200 米)到 C3(6900 米)的途中,高反突然袭来,她掉队后体力不支,困意与浓雾交织成绝境,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雪与雾模糊了所有界限,脚下是实地还是虚空都无从分辨。“不敢睡,怕一闭眼就醒不来”,靠着求生意志,杜温馨硬是一步一步挪到了 C3 营地。
而这样的时刻,并非孤例,由于雪山上的紫外线强烈,她的脸、脖子被晒得血肉模糊,她把自拍发到家人群中,爸爸急得让她放弃,赶紧“原地就医”,“我当时就安慰他们,只是掉了一层皮,群里只允许打气,不允许打退堂鼓。”
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跨越冰裂缝的经历,最初踩着珠峰级铝梯的她心跳如擂鼓,却在反复拉练后练就从容。
诸多挑战和困境,都没能让杜温馨停下脚步,看到顶峰的经幡云海、白色山脊线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视频里见过的画面撞进现实,大自然像神一样在等我,太壮观,太美了。”杜温馨说,登顶不是终点,而是对自然更深沉的敬畏,“不是你征服山,而是它接纳了你。”
就是这样一位体能充沛的登山达人,谁能想到,在初高中连800米跑步都要想方设法逃避。杜温馨笑着说,为了提升心肺能力,她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硬核训练模式,负重20公斤徒步武功山46公里、练搏击、打网球、学攀岩、尝试冲浪......“两天不练就难受,住酒店都要先找健身房。”训练的效果十分显著,她说,“以前做不了俯卧撑,现在我能在5100米高的海拔上轻松完成20个。”
如今,7500米登顶为她赢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更拿到了珠峰南坡的“入场券”。如今,杜温馨已将目光投向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想看看赤道上终年不化的雪”。她还会探索乌孙古道等国内徒步路线:“高度不是唯一追求,山河风景也值得奔赴。”
新闻学子,为何如此热爱登山?“登山和新闻采写一模一样,都得靠铁脚板,一步一步走得扎实。”在她看来,攀登雪山与践行新闻“四力”精神同出一辙。
谈及登顶感受,杜温馨提到更多的是“脚踏实地”:“每一步都算数,无论是登山还是做新闻。”这位年轻姑娘用脚步证明,真正的新闻力,或许就藏在那些咬着牙向前的脚印里。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益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