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五色牌”巧解治理难题:“烟火气”与“秩序美”的双向奔赴
流动摊贩一头连着家庭的柴米油盐,一头系着城市的整洁有序,怎样让民生需求与城市管理达成和谐共赢?咸宁市崇阳县借助“蹲点调研、群众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推出“五色牌”动态管理模式,主动为流动摊贩规划经营场所,在守护城市整洁的同时,也留住了那份浓郁的“烟火气”。
7月28日傍晚,崇阳县城金泰广场的流动摊贩引导点热闹非凡。这里小吃种类丰富,且卫生状况良好、秩序井然,30多个摊位整齐排列,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摊主们纷纷表示,自从来到这里经营后,生意有了明显起色。
崇阳金泰广场周边商业繁荣,人流、车流密集,以往流动摊贩常常占道经营,不仅容易引发交通堵塞,还让附近的居民和商户颇感困扰。摊贩叶礼说:“原来就是到处找位子到处跑,城管执法人员一来我们就跑,也不安全。”
“既要保障摊贩的生计,又要维护城市的良好秩序。”崇阳县城管执法局经过调研、座谈和走访,创新推出“绿黄红橙蓝”牌动态管控措施,明确了摆摊的区域范围、经营时段、自治规章以及管理办法等内容。对15个流动摊贩引导点实施“五色”分流,设置了近300个规范摊位,民主推选“摊群长”,并建立“自治+积分奖励”机制,每个月根据摊贩合规经营情况进行评分,年终进行总结,对评分高的实施奖励,促使摊贩实现自我管理、有序经营。
“大家信任我,选我做‘摊群长’,主要是管这里的秩序,让大家不乱堆乱放,垃圾都倒垃圾桶,不能堵塞交通。”摊群长何红卫说道。
针对学校周边摊贩扎堆的问题,崇阳县采用“分批轮流出摊”的方式来规范经营,这样既节省了摊贩的时间,又改善了校园周边的环境。
“学校周边摊贩比较多,位置比较少,所以我们把摊贩分为三批次,早中晚轮流集中去经营,这样便于管理,也有利于学校周边的安全秩序和卫生改善。”崇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四中队队长孙烨告诉记者。
规范流动摊贩经营后,如今崇阳的小街小巷变得通畅了,学校周边的环境秩序也得到了优化,过去摊点附近脏乱差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现在固定在一个位置,摊贩也能自觉遵守规则,有序地自我经营、自我管理,既能让他们挣到钱养家糊口,也便于我们城市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崇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二中队队长庞明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崇阳县将持续完善“五色牌”动态管理的常态长效机制,通过疏堵结合、建管并重的方式,在留住“烟火气”的同时,维护好市容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夜经济活力。
城市管理的根本是为了人民,也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付诸行动、解决难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崇阳在创新城市治理方面的举措,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城市治理中的难题,更在于巧妙地平衡了“民生温度”与“制度硬度”之间的关系。
咸宁台记者:秦俊俊 崇阳台记者:陶然 甘源 特约记者:金黄琴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