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一点金融| 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有何启示?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此次考核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周期进一步拉长,新增5年周期指标考核。二是当年指标在考核中所占权重降低、长周期指标所占权重更大,当年度指标权重从50%降至30%,而5年和3年指标所占权重合计达到70%。三是在对“净资产收益率”长周期考核的同时,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也同样实施长周期考核。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对保险消费者有什么影响?为此,长江云新闻特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副教授董志华,就这个话题进行分析和梳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副教授董志华
点击收听保险专家支招↓↓↓
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有何启示?
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那这个通知的主要政策导向是什么?对我们普通的保险投保人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两块,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卖保险是负债业务,因为今天交的保费,保险公司将来是要还回来的,而收到保费以后保险公司要拿去投资,这就是它的资产业务。
但长期以来,保险公司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不匹配,准确来讲,出现了长钱短投的现象,没有能发挥出保险公司长期资金的优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就是财政部对国有保险公司的考核是短期的,所以保险公司的投资决策就比较保守,宁愿少赚一点,多配置一些债券,也不愿意冒风险去长期的配置一些权益类资产,目前股票类投资仅占到保险资金运用的7%,整体投资效率不高。
那这一次的政策就是要改变这种短周期的考核方式,让更多的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更好地发挥保险耐心资本的长钱优势,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市场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那这个政策对我们消费者或者投保人的影响或是启示是什么呢?那就是,可以将保险作为一种长期资产来持有,发挥长钱长投的效用,因为目前长期资产的选择是不多的,银行存款最多5年,国债虽然是长期的,很多时候要抢。我们资产配置中,应该有短钱、长钱和闲钱,我一直认为应该是短钱理财,闲钱炒股、长钱就应该投保。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长江云新闻记者:付江坤
审核:徐嵬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