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连续参加23届武汉渡江节 57岁大叔游成长江“VIP”

长江云新闻  2025-07-16 07:55:19
分享到:

7月16日,2025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盛大启幕。57岁的邱勇作为九州通方队的一员,与来自海内外的2000余名选手共同击水长江。开赛前,他积极热身,为横渡做充分准备。邱勇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从1992年参加渡江节至今,我参加了23届,每一届都没有缺席,有网友叫我长江里的‘VIP’!”

92年那一届

我从1700人里‘脱颖而出’”

1989年,邱勇进入湖北省航运公司舵落口港埠公司工作。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邱勇的职业生涯从煤货场开启,每日与皮带输送机、推煤机等为伴。

当年,码头工人们会在下班后来到江边洗洗衣裳再回家。作为江边长大的孩子,邱勇习得一身好泳技,经常下班后在江里畅游一番。没过多久,他擅长游泳的名声便在厂区传开。

1992年盛夏的一天,单位领导找到邱勇,通知他到江汉区民权街报到,代表省航运公司参加7·16渡江节。回忆至此,邱勇对于这个光荣时刻难以忘怀:“我们舵落口分公司一共1700人,就选中我一个人!领导说这是个光荣的任务,我肯定要圆满完成。”

邱勇1992年获得的渡江节奖牌

与近些年横渡方队必须经历8次集中训练不同,90年代的渡江赛训练更加严格,“首先在400米静水测试中游进8分钟才能进入集训队,之后在东湖九女墩水域脱产集训了一个月。我成绩靠前,所以担任推牌手,扶着‘江汉区队’的铭牌。”邱勇说,一个方队每排8人,共有10排,每一排都有排长、副排长带队分别训练,要求是前后左右对齐,横平竖直完全对称。“每天训练后给我们发馒头,就像现在的能量包,哈哈!”邱勇笑称。

2001年我入围了

首届个人抢渡长江赛

在渡江节中,除了群众方队横渡长江活动,更为大家关注的是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

方队训练老照片

长江有多险?“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屈原在《涉江》中描述,长江水情复杂,深不可测。在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水域,无风已起三尺浪,起风时更是水情复杂,或有大漩涡、大回流出现。

抢渡有多难?以2019年个人抢渡赛为例,53人下水抢渡仅26人完赛。许多选手在争渡过程中,被急流冲乱方向。

2001年,渡江节首次设置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这也是邱勇印象最深刻的一届。他与李国平、郭清方、盛宗安、周谋望四位队友入围当届前16名,“当时江水流速比现在快一些,我们互相鼓劲拼命往前游,代表武汉冬泳队争了一口气!”

“除了‘金木水火土’

我要继续集奖牌”

自2009年起,渡江节组委会就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来制作完赛奖牌,如此有纪念意义,选手们哪里坐得住?

“我集齐了这五块奖牌,你看,2009年的是北京奥运会同款“金镶玉”奖牌,当时只有横渡方队的716人能获得,太珍贵了!这块是2012年的‘金镶火’,中间是火烧山玛瑙石,每块奖牌都有唯一编号……”邱勇指着满满一桌的渡江节奖牌、奖状,如数家珍。

1992年渡江的热血,沸腾至今。如今的邱勇依旧每天雷打不动游2公里,积极备战渡江。在他们方队,有这么一句顺口溜:“训练多流汗,比赛就好看。”从4月报名,到5月测试,再到68次集训,7月正式开赛,“渡江”已成为邱勇每年盛夏的固定回忆,成为他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十多年来,邱勇见证了武汉渡江节的变化,他说:“从92年我参加的那届叫‘武汉国际杂技渡江节’,再到现在比赛越来越有‘国际范’,更多外国选手、专业选手参赛,我看到这张城市名片越来越亮眼,能带动文旅经济更好发展。”

一座城,因为这条江,被称作江城;一群人,因为爱渡江,把它变成节日。作为渡江“老江湖”,邱勇说:“只要我能游,我就会一直游下去!”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李桓

记者:刘蕊俊 冉傲

责任编辑 刘蕊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