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交通 | 湖北:打造“美丽渡口” 串起乡村振兴路
湖北:打造“美丽渡口” 串起乡村振兴路
湖北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十四五”初,全省共有渡口1415道、渡船2013艘,渡运规模位居全国第二。2022年底,湖北提出共同缔造“美丽乡村渡口”,对一些老旧渡口和渡船提档升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改造,如今这些乡村渡口已经旧貌换新颜。
在宜昌长阳清江高坝洲库区南岸的南岸坪渡口,村民杨民国在渡口的停车场停好车,准备坐渡船去对岸的宜都办事。
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柳津滩村村民 杨民国:“坐船到县城的时间也就25分钟、30分钟的样子,到宜都也就半个小时,然后到宜昌估计也就三四十分钟,挺方便的。因为开车要绕一个大弯,估计到长阳县城一个多小时,到宜都也差不多个把小时,到宜昌就差不多两个小时。”
长阳南岸坪渡口与宜都红花套镇鄢家沱村隔江相望,过去两岸十多个村庄村民往来,都要依靠渡船。如今交通便利了,南岸坪渡口虽然客流量有所减少,但仍是两岸村民往来的重要通道。
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柳津滩村党总支书记 王功涛:“涉及到有三个村的人员出行,大约有五千人左右。过河以后,离318国道也就只有三四百米远了。”
去年,南岸坪渡口被纳入宜昌市“美丽宜渡”改造项目。当年底,渡口标志标牌、斜坡式硬化道、候船亭等完成了更新改造。还根据村民的需求,建立了篮球场和停车区。
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港航中心主任 李孟成:“我们去年共建设这种渡口一共有4处,整个投入160万元左右。通过我们的项目实施,渡口的环境都得到改善了。”
老旧渡口提档升级的同时,渡船也在更新换代。黄石阳新县,素有“百湖县”之称,阳新县现有渡口42道,年平均渡运量33.2万人次 。去年,当地实施三年渡口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到明年完成9处农村渡口的改造和22艘新能源船舶更新。在位于仙岛湖的王英镇东源渡口,村民们正在有序登船,穿上救生衣。
村民:“开车到阳新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现在有渡船就是二十多分钟。节约了时间,节约了钱,老百姓出行方便了。”
而就在这艘燃油动力渡船的旁边,上个月下水调试的电动渡船也正在进行调试。船体更大,最大载客量50人,而且还安装了空调,运行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
黄石阳新县港航中心主任 章杰:“目前已经完成了4个乡村渡口的改造。2024年正在进行的有4个。到2025年,我们计划再继续推动一批、改造一批,包括渡船和码头。王英镇换新能源船舶22艘,在2024年底全部投入使用。”
从2022年11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美丽乡村渡口”共同缔造实施方案》以来,截至今年7月,全省已安排约1.4亿元补助资金,用于“美丽乡村渡口”共同缔造, 134个渡口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已完成、60个渡口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正在施工、65个渡口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正处于施工前准备,全省乡村渡口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黄冈浠水:共商共建共管 铺就“幸福大道”
近年来,黄冈市浠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兼顾、协同联动,全县农村公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现在,浠水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农村公路已然成了生态画廊、留住乡愁的文化长廊和交旅融合的经济走廊。
最近这些天,在浠水县关口镇的农村公路关豹线上,公路施工人员顶着高温、抢铺沥青,力争在本月底修好这条“幸福路”。家住路边的夏冲村村民夏单,从家里搬来西瓜和矿泉水。
黄冈浠水县关口镇夏冲村村民 夏单:“为我们群众解决出行的问题,给施工的工作人员送点水、送点西瓜来降降温。”
湖北迅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庆泓:“当地群众还是很支持我们修这条路,这条路的施工进度比以往还是更快。”
关豹线全长7.65公里,途径6个村,是连接镇区到关口镇北部三个片区30多个村的交通主干道。今年6月1日,施工方进场铺设路面,预计8月底全线贯通。
黄冈浠水县关口镇夏冲村村民 夏单:“有些地方的坡度要抬高,有的地方坡度要降低,都征求我们的意见,经常来上门跟我们一对一地协商。”
现在一条路怎么修,什么时候修,都跟村民一起商量,群众自愿投工投劳、捐款捐物、让地让利,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从“你建我看”到“共商共建共管”。
黄冈浠水县关口镇副镇长 王青:“村民主动迁坟12处,让出自己的田地、菜园等为道路路基拼宽。在沿线的自来水管网迁改上,整个路基工程,几乎全部都是由村委会及村民自发承担。”
黄冈浠水县交通局副局长 汤晶:“我们充分发挥共同缔造的理念,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这样做更好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保证了我们项目推进的进度和质量。”
2020年以来,浠水县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2.5 亿元,新建高品质“四好农村路”11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路网延伸工程1216公里、提档升级工程1416公里;农村公路贯通产业基地226个,连接美丽乡村230个、专业合作社450多个、农村电商服务站510多家,串起休闲观光旅游景点72个,推动100多种农特产品出山进城。
咸宁崇阳:不惧山路弯又弯 共创共建“示范线”
近年来,位于幕阜山片区的咸宁崇阳县,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共创共建,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合力修好一条路,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这些天,在崇阳县青山镇长林村“崇林线”农村公路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道路标线施划工作。
项目施工人员 赵旭志:“‘崇长线’全长3.5公里。6.5米宽的沥青路面已经铺设完工,正在进行道路标线(施划),随后林业部门开展道路两旁绿化工程。”
崇林线是青山镇长林村通往县城唯一条农村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很窄又坑洼不平,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今年6月份,崇阳县开始对这条路进行提档升级,并统筹相关的部门,一起合力来修路,乡镇负责路基,交通部门负责路面硬化和沥青,林业部门负责路边的绿化。
咸宁崇阳县青山镇长林村村干部 李淼森:“因为路面土地涉及到几个村,所以前期我们村委会派专人协调土地。然后组织施工队整平路基,路基完工之后,迅速联系交通部门,开展路面刷黑。现在路已经修好了,路面从4.5米拓宽到6.5米。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人居环境更加美丽。”
近年来,崇阳县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共创共建,由乡镇和村委会修路基,交通部门铺设路面和附属设施,林业部门开展道旁绿化。
咸宁崇阳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甘林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崇长线”等示范线路21公里,还有“团水线”等四条线路即将开工。目前全县已修建“四好农村路”示范线四百余公里。”
黄冈团风:牛车河环库路入围中国最美自驾精品路线名单
近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办公室发布“行在乡村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线入围名单,作为全国20条入围线路之一,黄冈团风县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榜上有名。
全长35.8公里的团风县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是团风县乡村振兴“六大片区、五大产业”的战略项目之一,示范区规划以环牛车河库区为中心,覆盖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3个乡镇7个行政村,惠及农户1.83万户,惠及人口5.96万人。
2021年10月,团风县启动实施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项目,新改建的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贯穿黄冈革命烈士陵园、牛车河风景区,是一条具有旅游、产业多功能的四好农村旅游路。沿途观景台4个,交通驿站6个,小品小景5处,交通厕所5个,沿线安全设施齐全,沿途均设置花草绿化带、景观园等配套设施。
随着牛车河露营基地、垂钓中心、百丈岩民宿等住宿、餐饮、特色特产旅游功能区相关服务完善,牛车河示范区打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自驾精品路线,吸引了大量的来自黄冈周边城市及其他县市的自驾游游客,并成为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的自驾旅游露营基地的热门网红打卡点之一。
游客 舒女士:“趁着今天有时间就和家人朋友一起到这边来玩,之前就是在抖音上面看到说牛车河这边风景很好,然后我们就开车过来下了高速之后一路上的风景非常好,然后路也很好走。我感觉这一趟就是不虚此行。”
长江云新闻记者 许可
长阳台 田亚敏 阳新台 冯小刚 浠水台 冯伟 王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