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目标 荆州2024年这样干!
1月9日,荆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荆州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荆州市市长周志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2024年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周志红表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荆州市要“全力以赴”做好七项工作:
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高端化改造。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数智化转型。新建数字孪生工厂、5G全连接工厂5家以上、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4%。加快绿色化升级。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53%以上。加快“三链”融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3%,组织实施30项重大科技专项攻关。
全力以赴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和激发潜能消费作为第一抓手,筑牢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根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11个,续建亿元以上项目552 个。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00个。着力建设洋码头奥特莱斯旅游购物公园、创建荆街、吾悦等省级特色商业步行街,打造楚街、楚巷、楚食等消费新热点,建设中心城区1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古城5A创建,力争接待游客85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0亿元。
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持续加力重点领域改革。紧盯资产、营收、利润、负债四大重点,加快市属企业由平台型向实体型转型。完成调整金融、科技、行政执法队伍等省级系统改革任务。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等“七大成本”。深化“十问十帮”活动,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提升临港枢纽功能。推动荆汉欧专列、荆成“长江班列”常态化运行。实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全力以赴融入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共同打造“当枝松宜东”县域融合发展联盟,促进绿色化工等重点产业协同集聚。荆荆高铁投入运营、宜常高铁加快建设,共同打造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荆州新城重点推进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等12个项目建设。大学城完成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等9个项目建设。古城小样板重点推进楚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780个,争创城市更新全国试点。新增停车位8500个、充电桩5000个。加快背街小巷“补光”4000盏。力争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
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62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1亿斤以上。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7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的80%以上。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以上。实施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工程3个,建改户厕2万户,完成19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改扩建农村公路600公里。
全力以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荆州。深入推进“1+10”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抓好总投资48.7亿元的42个特别国债水利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77.8%。确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处理率95%以上。加强洪湖周边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尾水管控,实施73个重点入湖排污口整治工程,新增水生植物种植5万亩以上。
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适老化改造1860户,实现中心城区社区“荆颐幸福食堂”全覆盖,新建乡镇(街道)养老综合体20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8300个。更新完善全市253个村健身设施。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百姓安康、社会安宁、发展安全。
“要把牢对党忠诚之要,建设政治过硬政府;把牢人民至上之本,建设勤政为民政府;把牢依法行政之基,建设法治诚信政府;把牢干净干事之德,建设清正廉洁政府;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笃行实干,接续奋斗、勇往直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州篇章!”周志红说。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何进 通讯员 周栎 杨婕 摄影 肖琦 荆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