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阳新丨​10个“口袋公园”上新 满载民生幸福

长江云新闻  2023-12-20 21:06:31
分享到:

10个“口袋公园”上新 满载民生幸福

阳新县城区常住人口35万人,老旧小区里基础设施差,群众活动场所少。为了改善城市面貌,阳新县将“新建10个口袋公园”列为2023年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临近年底,这一承诺兑现得怎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2月6日,阳新县原机械厂附近的口袋公园十分热闹,居民们聊天、健身、遛娃,享受着冬日里的暖阳。而在过去,这里是让人绕着走的脏乱差地带。

黄石阳新县滨湖社区居民 赵恢开:“以前这里是做菜园子,各种各样的臭水沟,现在孩子可以在这里玩了。”

过去20多年里,这块2000多平方米的街心区域,一直被十间违建门面房占据,拆除阻力极大。

黄石阳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中心副书记、副主任 曹钰森:“花了很大力气,通过(城管)执法局、社区和居民多次协商,终于顺利地把违建拆除掉了。”

今年,阳新县多个部门协作,通过张贴拆违宣传告知书、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对违建户上门入户做工作,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77岁的老党员曹庭龙,在机械厂家属区住了57年,如今“出门就入园”,他每天都要来口袋公园转转,主动带头维护好环境卫生。

黄石阳新县滨湖社区居民 曹庭龙:“树叶要落下来,卫生没有人打扫,一个是居委会星期五也要来打扫一下,我们自己在家门口,我们是组织机械厂的志愿者,隔一天来打扫一次。”

今年以来,阳新县以建促拆,拆除了违建500余处、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充分利用边角地、零星空地建设口袋公园,使城市公共绿化面积增加了13800余平方米、公共空间增加了8200余平方米。截至12月中旬,总投资约2000万元的10座口袋公园已有9座交付使用,剩下最大的“园博园社区口袋公园”也即将在元旦前完工。

黄石阳新县正恒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员 刘滨:“有成片的桂花,还有成片的紫薇,还有一些百米红枫,让我们这个公园一年四季色彩不一样。”

下一步,阳新县计划继续选址,让见缝插绿、移步换景的“口袋公园”为增进民生福祉、打造绿色宜居城市持续发力。

黄颡口镇:布局生态农业 打造“蔬菜王国”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刷新了阳新县城的颜值,山村里的科技大棚,则为村民们增收撑起了希望。阳新县黄颡口镇军山村,过去曾经“靠山吃山”,村集体经济依赖开采矿石。但如今,这里借助依山临湖的优势,走上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12月9日,记者走进阳新县黄颡口镇军山村,这里的高端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两排钢架大棚里藏着“黑科技”:水肥一体化结构,可以做到施肥浇水同步进行;灵活的保暖和散热系统,保证棚内常年处于恒温状态。

湖北忠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柯和昌:“一个棚子改造差不多花了40万元,以前没有天窗、没有窗户,山东的棚子它是封闭式的,但我们这里气候跟它不一样,必须要通风。”

44岁的柯和昌是阳新人,在外从事餐饮业多年,他始终惦念返乡创业。2020年,经过一番考察,柯和昌认为:黄颡口镇军山村依山临湖,灌溉水源充足,地势稍高又不会内涝,适合做大棚种植。他一口气流转了村里的500亩土地,与合作人一同前往“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学习了大半年,还请当地的农业专家到阳新来提供技术指导。

湖北忠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永福:“嫁接以后,增加它的口感,延长它的寿命,根深叶茂,根系发达了,它就出现不了那些次品瓜,全部都是精品。”

大棚建起来后,为周边多个村庄的百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柯和昌还拿出一个大棚,承包给当地农户,不仅免去大棚租金和土壤改良费用,还免费提供种苗和有机肥,对收获的蔬果按市场价格回收。有了这样全方位的指导,农户们做起事来更有信心了。

黄石阳新县黄颡口镇上严村村民 梁全胜:“我当时也是不敢的,他在后面鼓励我,我就承包下来了,我们现在一亩地种得好的话,(一季度产量)就是12000至15000(斤)。”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地的精品黄瓜、小番茄长势喜人,即将进入收获季。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今年这里已建成精深加工车间及冻库,并注册了品牌商标。眼下柯和昌正在着手打造育苗基地,让优质种苗覆盖周边更多村庄。

湖北忠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人 严献忠:“到明年,准备包括产业链,包括深加工和后期的一些发展,全部打造出来,真正做到一条龙生产。”

王英镇:文明乡风扮靓环境 助力特色旅游发展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位于阳新县王英镇仙岛湖景区腹地的新屋村,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让优美的村落环境引来游客、留住产业。

阳新县王英镇新屋村,离仙岛湖景区码头只有1公里,承担着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责任。无污染的旅游业,是新屋村最适合发展的产业。近年来,为培育好山地越野摩托、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村里积极协调项目周边的土地、房屋、村民关系,让投资人可以安心发展。

黄石阳新县王英镇新屋村党支部书记 石则学:“村民开始的时候不愿意拿(土地)出来,但我们就给他做工作、给他讲道理,村民也看到它(项目)的发展,为我们后续培育当地的创业打好了基础。”

运动型娱乐项目落地见效后,带动了本地民宿业发展,土地更显金贵。有一位村民在外定居已久,老房子破败不堪,新屋村想改造这块空闲的宅基地,没想到刚一开口就吃了“闭门羹”。

黄石阳新县王英镇新屋村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 殷远大:“刚开始他说我地荒在那里,对你们村委会没关系。”

黄石阳新县王英镇新屋村村民 李相金:“村子里来叫我做工作,我哥最开始他说不要村里管,也不要我管。”

原来,这位村民以为村里要“收回”这块宅基地,新屋村两委得知情况后,多次与他电话沟通解释。

黄石阳新县王英镇新屋村党支部书记 石则学:“我们说我们只是把你这个东西进行美化亮化,作为一个空闲的、休息的地方,对改造环境还是很好的。”

经过十多天的恳谈,这位村民最终同意村里改造这块宅基地。随后,他的弟弟也积极投工投料,捐出砖块给围墙打地基,带动了更多人一起实践“共同缔造”理念。

黄石阳新县王英镇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 殷远大:“原来我们计划三个月做好,最后村民全部参与,我们一个多月就把基础设施和环境全部完工。”

湖北仙岛湖山水势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运银:“这个整个配套环境就更加美好了,环境更好了 (客人)住下来更舒服,我们也节约相当的成本了。”

靓丽的村容村貌,特色旅游项目,每年吸引3万余人来到新屋村打卡。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村里将原有的亭廊改造成湖畔暖心亭,既是党小组为群众服务的“前沿阵地”,又能展示新屋村的孝德文化、楹联文化,让文明乡风有了现实的承载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肖璇 邓思弦

阳新台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