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声 | 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党员诵读↑↑
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020年9月22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摘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节选)
学习心知
诵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后,我认识到我们作为接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公民以及从事文化工作的一员,应该无论何时何地坚定文化自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好中华文化,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同时,我们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还要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也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文化产品的任务,我们要努力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
——中共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第一党支部党员 洪亚飞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朗读:洪亚飞
编辑:杨雨薇
设计:王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