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出台
日前,襄阳市政府正式印发《襄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从4月18日开始实行,根据这一办法,该市将坚持政府主导,应救尽救,坚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可及,坚持责任共担,规范有序的政策。力争到2025年,让全市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和个性化康复服务,有效保障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权益。
《襄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规定,救助对象是具有襄阳市户籍(含本市居住证、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0-15岁,诊断明确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儿童身体状况稳定,有康复意愿且家庭成员配合。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可放宽救助对象年龄和救助范围。
救助项目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基本康复服务项目;救助标准按照手术类、康复训练类和辅助器具适配类分别给予补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其中,视障类手术经医保报销或其他渠道予以救助后的自付部分,按单眼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00元。术后视觉功能训练每人不超过2000元/年。)肢体类手术经医保报销或其他渠道予以救助后的自付部分,一次性给予3000-20000元补助(每年限一次手术),术后康复训练费每人不超过12000元/年(根据病情实际需要)。具体补助标准:①自付费用超过3000元、小于4000元(含)的,医疗费用补助标准为3000元;②自付费用超过4000元的,在补助3000元的基础上,超出部分按自付费用的75%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为20000元。
康复训练类救助标准为:0-6岁受助儿童,补贴标准不低于1.6万元/人/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7-15岁受助儿童,补贴标准不低于1万元/人/年,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
辅助器具适配类则要求各地根据残疾儿童需求和机构服务能力,确定本地辅具适配目录,按实际需求给予辅具适配。可根据受助儿童需求适配辅具2-3件/人/年,可按其生长发育需求每年更换。
救助流程采取自愿申请、审核确定、实施救助的方式进行,申请救助的残疾儿童监护人(照顾人、委托人)可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
来源:云上襄阳 全媒体首席记者 唐兰刚
(责任编辑 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