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寻人 | 3位湖北黄冈籍红军烈士长眠四川,静待亲人祭拜
长江云报道 近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与“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项目取得联系,希望携手帮助长眠在该陵园的红军烈士寻找后代亲人。
“我们看到“寻找革命烈士后人”的项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也希望通过媒体,寻找牺牲在通江、葬在陵园的外省籍红军烈士的亲人后代。”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薛元勋馆长说。
图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无名墓碑 摄影:谢超宇
本次要寻找的,是3位湖北黄冈籍烈士的后代亲属。根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资料梳理,葬在该陵园的湖北籍红军烈士共75位,我们还将陆续对烈士的信息进行发布。
1.烈士姓名:吴伯水
生卒年月:1910-1933
籍贯:湖北英梅县人(应为黄梅县,隶属于黄冈市)
参加革命时间:1930年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担任职务:任红十五军某部连长。
牺牲经过:1933年在四川通江县作战牺牲。
图说:湖北黄冈籍烈士吴伯水之墓 摄影:谢超宇
2.烈士姓名:张泽艳
生卒年月:1912-1933
籍贯:湖北红安人(隶属于黄冈市)
参加革命时间:1931年3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担任职务:任红四军三十团政委。
牺牲经过:1933年9月在四川巴洲(中)作战牺牲。
图说:湖北黄冈籍烈士张泽艳之墓 摄影:谢超宇
3.烈士姓名:肖锡中
生卒年月:1898-1934
籍贯:湖北英山县人(隶属于黄冈市)
参加革命时间:1929年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担任职务:任红军游击队大队长。
牺牲经过:1934年在陕西西河枫树坡作战牺牲。
图说:湖北黄冈籍烈士肖锡中之墓 摄影:谢超宇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34年,原名王坪红军烈士墓,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无名烈士17225位,牺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贯红军烈士218人。
1933年底,红四方面军为反对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到四川巴中沙溪镇王坪村。总医院担任收治前后方伤病员的任务,最多时高达数千人。由于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红军伤病员因伤势过重,在医院不幸牺牲。
“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设想帮助这些红军烈士寻找后人,苦于交通不便、人手不够等原因,一直没能开展工作。”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宣教科科长李坤蓉介绍,尽管有姓名的外省红军烈士有200多人,但烈士陵园了解的情况是,有后人来祭扫的烈士不足10位。
图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墓碑 摄影:谢超宇
据了解,长江云联合今日头条“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项目,致力于用科技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接到信息后,“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项目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合作,通过现有资料梳理,整理出未找到家人的、有明确籍贯的外省革命烈士201人,其中有单体墓碑的营团级以上职务的红军烈士100人,葬在集体墓的红军战士101人,并将陆续把这些烈士寻亲的消息利用地理位置推荐技术发送到烈士的家乡。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发起“寻找革命烈士后人”项目,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鄂东晚报合作,共同发布“寻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革命烈士后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头条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媒体联盟”中来。
如有红军革命烈士后人相关线索,或希望共同参与寻找革命烈士后人的媒体,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58341776)。
(责任编辑 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