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崇阳:守绿增金两不误 “油茶+黄精”套种结出“致富果”
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以林权改革为抓手,将林下经济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路口镇在多年发展油茶产业的基础上,创新推行“油茶+黄精”立体套种模式,使昔日闲置的林下空间,变身成为绿色“聚宝盆”。

11月20日,在崇阳县路口镇田铺村超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油茶基地,农户们刚完成油茶采摘,就投入到黄精种植中——翻土、放苗、覆土、压实,每道工序井然有序。为保障黄精种植成效,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回收销售”的模式,全程为农户解决“不会种、不敢种、卖不掉”的难题。
“在油茶基地套种黄精,一方面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联农带农,增加农民收入,村民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崇阳县路口镇田铺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告诉记者。

据了解,“油茶+黄精”套种模式暗藏“生态密码”。油茶树叶自然脱落腐熟后,可作为天然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为黄精生长提供养分;而黄精的连片种植能有效抑制林下杂草滋生,减少水土流失,形成“上有油茶挂果、下有黄精扎根”的立体种植格局,让林地实现“一地双收、四季有收益”的双重效益。

从过去单一的油茶种植,到如今“油茶+黄精”的立体套种,田铺村的产业升级是崇阳县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崇阳县路口镇正持续扩大套种规模,借助中药材加工、品牌推广的专项扶持政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把黄精真正变成“黄金”。
“目前合作社种植规模大概两千余亩,主要种植黄精,下一步计划利用油茶加工厂,引进新的黄精生产设备,打造更多黄精衍生产品。”崇阳县超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成介绍说。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213万亩林地资源与63.62%的森林覆盖率的自然禀赋,将黄精等中药材作为林下经济的核心产业重点培育,借助中药材加工扶持、品牌推广补贴等政策红利,持续做强“崇阳黄精”品牌,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加速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绿色动能。
全媒体记者:邹辉 见习记者:尧康 石盾 阮煜茜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