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点》| 耕读文化季:小雪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歌一响起,你是否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趣味呢?这一季的《知道一点》我们将进入耕读文化的主题,让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识五谷、知农事!
小雪晴沙不作泥,舒帘红日弄朝晖。如果说什么最能代表冬天,那毫无疑问是雪。相比大雪节气大概率的降雪,小雪时节的雪最难以捉摸,第一场雪往往随下随化,或者昼融夜重。
小雪是一年中的第20个节气,此时降雨减少,降雪逐渐增多,然而雪量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小雪期间,西北风成为我国广大地区的“常客”,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步降到0℃以下,此时黄淮地区可以期待初雪的降临,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呈初冬景象。
古人把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的习俗包括腌咸菜、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咱们湖北的江陵县、鄂城等地,小雪时节是腌制腊肉的黄金时期。村民会把猪肉用盐和香料涂抹后悬挂通风处,腊肉逐渐紧实红润,成为冬季餐桌的美味。同时,腌制咸菜、酸菜也是常见习俗,为冬季储备食材。江陵等地还有制作糍粑的传统,糯米蒸煮后反复捶打成软糯团块,煎烤后撒糖或芝麻食用,象征冬日甜蜜。

(安陆街头的腊肉腊鸡 图片来源:长江云新闻)
而在湖北恩施,土家族的朋友会在小雪前后开始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恩施利川刨汤宴 图片来源:长江云新闻)
听得懂的农学: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孝感市云梦县,菜农忙着田间管理,将收获的菠菜、红菜苔、辣椒等蔬菜供应市场。图片来源:长江云新闻)
小雪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做好采收、播种、御寒管理等工作。在小雪节气初,东北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昼夜平均多冻结1厘米,到节气末便冻结了一米多。所以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
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何军 审核 杨康 柳芳)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