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广水关店:丰收“菇”事多 菇农展笑颜

长江云新闻  2025-11-19 18:30:06
分享到:

立冬过后,寒意渐来。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的香菇大棚里正式迎来出菇期。这朵“菇”是让千家万户收获丰收喜悦的“致富菇”,如今,关店村已有115户菇农,菇农年均增收超10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20万元。

十一月中旬,走进关店村香菇种植大棚,一个个饱满的香菇从菌棒中争相冒头,长势喜人。谁能想到,这里曾深陷“种植粗放、劳力短缺”的发展困境,村民守着传统种菇模式,收益始终难有突破。关键时刻,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带队调研论证,创新推出“集中制棒、分户种菇”模式,让关店香菇产业迎来蝶变,菇农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香菇种植大户 董大妹:所有的大棚都是村里面帮我们搭好,我们投资这个棒子钱。我们村里有好多户种了20多年了,他们都提供这个技术给我们。今年我的1万五(棒袋)投资了几万块,今年可能赚10万块钱左右。

产业升级,技术是核心支撑。为破解传统种植技术瓶颈,村党支部专门邀请香菇种植能手曹猛牵头技术攻关。他结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在菌棒配方与点菌工艺上不断改良,通过工艺优化为香菇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日常技术指导也成为菇农们的“定心丸”。

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种菇能手 曹猛:以前接的是3面9孔,它的发菌比较慢。我们现在是4面12个孔,让它发菌更快。到时候我们的香菇一出来,就是整个随州乃至全国都没有这个冬花菇出来,所以说那时候的鲜货价格卖的特别好。

为让小香菇搭上科技快车,关店村投入建设标准化厂房、自动化制棒车间,打造出日产3万棒的智能生产线。2024年,105万棒集中制菌棒被菇农抢购一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让产业发展底气更足。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进一步总结经验,推行“五个统一”模式,从土地利用到财务管理全流程规范,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党支部书记 李绪强:我们统一供地,我们把农户房前屋后的宅基地、旱厕等等,我们以60块钱每亩流转,平整之后统一的供给农户搭建香菇棚。我们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制袋,统一建棚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财务管理。

“五个统一”模式的落地,让关店香菇实现了规模与品质的双重提升,花菇率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种菇能手 曹猛:通过我们集中制棒,它的高温灭菌就是发菌更快的话,它的出菇比普通香菇提前半个月上市,以前我们的花菇率大概在50%左右,现在都可以到80%以上。

展望未来,关店村的“菇”事蓝图更加清晰。村“两委”持续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两端发力,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提升通道,让菇农的腰包更鼓。

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党支部书记 李绪强:下一步主要是以提高菇农的效益收入为主要的发力点,要从利用新的科技创新的这个办法,从菇农的点菌,菇农的菌种,和树立自己的品牌,直接销到市场上,来提高农户的收入。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燃

通讯员 陈煊 杨辉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