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洪湖,“藕”遇千年秋色!
当萧瑟秋风掠过荆楚大地,寒意渐浓之时
荆江之畔的洪湖
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高光时刻”
那道家喻户晓的“湖北省菜”莲藕排骨汤
是否也悄然勾起了你记忆深处最熟悉的味蕾?

◎图源今日洪湖
这片曾孕育无数英雄故事的红色土地
如今滋养出餐桌上粉糯清甜的人间美味
一节节带着洪湖氤氲水汽的莲藕
不仅温暖着每一个食客的胃
更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

“水乡泽国”洪湖千年城脉
长江之滨,云梦遗珠
碧波荡漾的洪湖
如翡翠般镶嵌在江汉平原东南端
承载着华夏文明数千年的时空记忆
明代《嘉靖·沔阳志》中清晰记载
“上洪湖”与“下洪湖”的地理分野
至19世纪中叶
江汉平原水系巨变造就了
如今53.3万亩的浩瀚水域
成为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国际重要湿地

这片丰饶水域不仅是生态宝库
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摇篮
周逸群、贺龙等革命先驱
在此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瞿家湾镇见证那段烽火岁月
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传奇故事
让这片碧波荡漾的革命热土名扬四海
更化作激荡人心的精神图腾



秋季的洪湖,静谧舒爽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飞鸟成群掠过接天莲叶
美不胜收
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遗存
到今日“水产之都”的现代传奇
洪湖人世代与水相依
水的灵动与荷的坚贞早已铸入血脉
继续谱写着“水乡”的崭新篇章



◎洪湖江滩公园、小港管理区文化公园 图源:洪湖文旅
佳藕天成,湖北人的餐桌严选
积攒了一整个夏日的“能量”
此时的莲藕
在充足的阳光和湖水的滋养下
积累了丰富的营养
口感也变得格外粉糯香甜

洪湖地区拥有2300多年的莲藕种植历史
其独特品质源于
洪湖的温湿气候、青岗泥巴和活性水体
这片土地上的农人
对莲藕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
四季的辛勤劳作
便是为了收获这份沉甸甸的满分“答卷”

洪湖莲藕以其“藕身肥大、质地脆嫩
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而出圈
11月的洪湖莲藕
因淀粉含量较高,水分较少
正是这种粉糯口感的巅峰时期
咬下去,丝丝分明
却又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清甜
选藕小tips
莲藕粉脆可切开看淀粉含量
白色汁液较多的多为粉藕
没有绝对的孔数分别
多种吃法,湖北人自动流口水






当秋意渐浓,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便会飘起了藕汤的香气。将新鲜的洪湖莲藕与排骨或筒骨一同放入锅中,慢火炖煮。汤色清亮却滋味醇厚,藕块粉糯,肉香四溢。
一碗藕汤,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家乡最温暖的底色。
“藕”链驱动 发展再升级
洪湖莲藕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洪湖市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莲藕产业全方位升级,实现了面积产量、加工产值、市场份额三个“全国第一”。


◎“洪湖莲藕”品牌价值发布暨品牌发展大会 图源:今日洪湖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5年,洪湖莲藕种植面积达22.5万亩(不含大湖野生莲藕6万亩),较上年增加5000亩;总产量32万吨,较2024年的30万吨稳步增长。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构建了从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到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已培育2家国家级、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46家规上莲藕加工企业协同发展,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加工产值35亿元,占全省莲藕加工总产值的46.7%。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成功繁育推广“鄂洪1号”等10多个优质品种,创新开发莲藕餐饮食品、功能性食品、养生饮品等56个加工品类。形成了洪湖莲藕、洪湖莲子、洪湖藕带、洪湖荷叶茶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矩阵,全国独一无二。


◎加工车间、洪湖莲藕衍生产品 图源:今日洪湖
近年来,洪湖莲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24年综合产值达90亿元,带动3万余农民增收;2025年随着产业规模扩大,总产值有望突破120亿元,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洪湖莲藕”品牌价值发布暨品牌发展大会 图源:今日洪湖
洪湖莲藕现已成为全省唯一的莲藕省级重点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
洪湖莲藕产业探索出的“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品牌引领、联农带富”的创新发展模式,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藕连千年,清甜润心田
这片来自洪湖水乡的馈赠
正以蓬勃生机续写乡村振兴新故事
用自然的清甜滋养万千家庭
用产业的涟漪托起共同富裕的梦想
未来,洪湖莲藕将带着泥土的温度
继续向世界传递更
醇厚的中国味道
编辑:张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