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病毒高发!中西医外防内养,联手护娃抵御“轮状”“诺如”双重夹击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让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成为病毒重点 “攻击对象”!中国疾控中心提醒,近期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这两种病毒传播力极强,来势汹汹,家长们务必摸清它们的 “作案套路”,拿好“中西医”双重武器,才能帮孩子们精准防护!

一、轮状+诺如病毒的高发场景与典型症状

高发场景:这些地方最易中招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物品,或吸入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都可能感染。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场所人员密集,一旦出现病例,极易交叉传染。
轮状病毒:同样以粪-口传播为主,宝宝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或食用不洁食物后易感染。家庭环境中若有感染者,未及时消毒也可能导致传播,2 岁以下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是最高危人群。
典型症状:不同病毒,表现有差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明确:“诺如病毒潜伏期为1-2天,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儿童的呕吐更明显一些,成人腹泻为主,少数人可能会有发烧。” 这种症状发病急、传播快,感染剂量极低,哪怕少量接触就可能发病。
轮状病毒的症状则以 “水样便腹泻” 为核心,常伴随发热、呕吐,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霁补充,轮状病毒感染后,宝宝肠胃功能受损明显,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格外警惕。
更关键的是,两种病毒感染均呈自限性,目前无针对性抗病毒药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侯凤琴强调:“大部分人群经过对症处理,多数会在2-3天内症状完全缓解、彻底治愈,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病程可能延长。” 提前做好预防、掌握正确护理方式,是减少宝宝痛苦的关键。
二、预防先行:西医阻传播,中医固屏障
(一)西医 “硬核防护”:切断病毒传播链

疫苗接种是轮状病毒 “特效药”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宝宝6周龄起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减毒活疫苗,分为RV5疫苗(2、4、6月龄各接种1剂,32周龄前完成3剂)和 LLR 疫苗(2 月龄-3周岁婴幼儿,每年服用1剂),按程序接种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诺如病毒暂无疫苗,全靠防护兜底。
精准消毒+卫生习惯

1、中国疾控中心明确,诺如病毒消毒需用含氯消毒剂,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1000mg/L 浓度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2、毛巾、衣物等织物沾染污物后,需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煮沸 30 分钟再常规清洗。青岛市疾控中心给出具体配制方法:有效氯含量5%-6%的消毒液,配1000mg/L 浓度需1份消毒液加40 份水。
3、养成 “流动水 + 肥皂搓手20秒” 的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必洗,避免宝宝揉眼睛、挖鼻孔。
警惕气溶胶传播+严格把关集体场所

李侗曾主任医师提醒,诺如病毒可通过呕吐物、马桶冲水形成的气溶胶传播。密闭环境(如卫生间、教室)需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处理呕吐物时,用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覆盖包裹,周围3-8米范围消毒静置30分钟。
天津市疾控中心张颖主任医师强调,“食品加工人员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切勿带病上岗”,家长也需警惕,“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务必痊愈后再上学”,避免交叉感染。
(二)中医 “养护固本”:筑牢脾胃防御线
重点保暖不马虎

李霁主任医师指出,“孩子腹部保暖至关重要,以免免疫力低下导致接触病毒后易感染”。日常需给宝宝穿护肚围、高腰裤,夜间盖好小夹被,背部和脚部也需兼顾,穿薄马甲、防滑袜,潮湿后及时更换。
饮食清洁 + 温热为主

轮状病毒多因 “孩子吃了带病毒的食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引发,因此 “平时给孩子吃的食物一定要清洁、卫生”。同时要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肠胃,水果可蒸热后食用(如蒸苹果),减少肠胃负担。
环境消毒不松懈

中医强调 “避邪毒”,需要定期给宝宝的衣物、玩具消毒,避免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干净的生活环境是预防感染的基础。
三、增强免疫力:西医补营养,中医调脾胃
(一)西医营养方案:给免疫力 “充电”
均衡营养是关键

每日保证1个鸡蛋、300ml 牛奶、50g瘦肉(鸡胸肉、鱼肉为佳),补充蛋白质助力免疫细胞合成;多吃西兰花、菠菜、橙子等,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A,强化黏膜抵抗力。
睡眠+运动不可少

3-6 岁宝宝每日睡眠10-12小时,9点前入睡促进免疫细胞修复;天气晴朗时,进行30分钟轻度户外活动(散步、慢跑),增强心肺功能和机体抵抗力。
储备电解质

日常可少量饮用淡盐水,或吃香蕉、土豆等含钾食物,为应对可能的腹泻脱水做准备。北京医院徐文峰副主任药师介绍,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腹泻导致的轻、中度脱水,是家庭必备品。
(二)中医调理方案:健脾养胃强体质
经典食疗方(2岁以上适用)

山药小米粥:山药100g切块+小米50g,煮粥温服,每日1次,健脾益气助消化。
蒸苹果:熟透苹果隔水蒸1-2小时,每日1个,养胃止泻,适合各类型肠胃不适。
陈皮萝卜水:陈皮 3g(泡软去白瓤)+白萝卜50g 切片,煮15分钟代茶饮,理气消胀防积滞。
简易小儿推拿(专业指导下操作)

捏脊:宝宝俯卧,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至大椎穴,每次5-10遍,力度轻柔,每日1次,调理脏腑增强体质。
顺时针揉腹:手掌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轻揉5分钟,每日1-2次,促进肠胃蠕动。
按揉足三里: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按揉3分钟/侧,双侧交替,每日1次,健脾和胃提升免疫力。
四、应急处理:感染后中西医对症护理

补水防脱水是核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侯凤琴主任医师强调,“诺如病毒感染无特效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补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呕吐不明显时,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徐文峰副主任药师提醒,“一袋口服补液盐III 需整袋冲入250ml温开水,不可拆分或添加糖、果汁”,婴幼儿可隔3-5分钟喂5-10ml,呕吐后停10分钟再喂;呕吐严重无法进食饮水,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饮食+用药禁忌
发病期间吃白粥、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暂停油腻、生冷、高蛋白食物。专家提醒,“孩子出现呕吐等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或止泻药物”,切勿自行用药加重肠胃负担。
就医指征要牢记
侯凤琴主任医师指出,大部分人2-3天可痊愈,但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病程可能延长。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超38.5℃)、频繁呕吐腹泻(每日超5次)、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情况,立即就医,不可拖延。

秋冬护娃,先认清病毒套路,再用中西医结合的 “外防+内养” 策略 —— 西医切断传播链,中医筑牢脾胃根基,搭配专家认证的护理方法,就能让宝宝从容应对轮状、诺如病毒。家长们收藏这份攻略,落实好每一项防护,让宝宝健健康康度过这个冬天!
图片:豆包AI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张伊灵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