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为什么“老外”争相奔赴这里

湖北日报  2025-11-17 12:47:48
分享到:

世界知名音乐剧《日落大道》演出团队在黄鹤楼流连忘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新,从空轨、无人驾驶出租车、市中心的巨型3D屏幕,到沿途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们——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部科幻电影之中。”

今年5月,波兰博主Homeless Pelican以“武汉,中国的未来之城”为题,在“油管”平台发布他的武汉旅行Vlog视频,收获35万次点击和6300次点赞。

如今以“China Travel Hubei”为关键词,在海内外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外国人发布的“游湖北”视频越来越多,这些视频的点击率和点赞量都很高。

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提供的一组数据提供了佐证——截至11月9日,湖北口岸出入境外籍旅客超过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也就是说,今年进出湖北的外国人比去年多了近4万人。

外国人为什么喜欢来湖北?

因为这里有交通便利的硬实力,叠加政策友好的软环境;

因为这里既能体会飞速发展的中国速度,也能感受荆山楚水的湖北温度;

因为这里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湖北机遇,更有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重要平台。

交通便利,政策友好

这里是外国人想来爱来的中国门户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跑道上空,引擎轰鸣划破天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一个地区要与世界连接,交通永远是最响亮的开场白。

对于来到湖北的外国人而言,“便捷”“顺畅”“高效”是他们共同的第一印象。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外国人直接入境湖北最重要的通道。如今,这里开通了2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既能连接泰国曼谷、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等亚洲城市,也能通往中国香港、阿联酋迪拜等区域航空枢纽,还能远达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悉尼等国际大都市。

5月来汉参加光博会时,法国工程师Pierre说:“我以为从里昂到武汉怎么也得2到3天时间,没想到从伦敦转机飞来武汉,全程只用了不到20个小时。”

不仅是武汉天河,襄阳刘集、宜昌三峡、恩施许家坪等机场也分别稳定运营着至中国香港、越南河内、泰国曼谷、韩国首尔等城市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外国人来三峡看大坝、到恩施游大峡谷,甚至是品尝一碗正宗襄阳牛肉面,都有了更丰富的交通选择。

完善的高铁网络,则让外国人“经湖北游中国”倍感方便。今年9月28日,襄荆高铁开通运营,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这意味着外国人无论从省内哪个航空口岸入境,机场不远处一定有一座现代化的高铁站能为他提供“4小时通达中国80%主要城市”的便捷体验。

更让外国朋友们感到惊喜的是,中国不断推出的入境便利政策,让“游湖北”变成一件不需要提前准备的简单事。

一方面,我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政策让大量外国游客实现了“说走就走”;另一方面,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武汉落地执行,“路过中国顺便看看湖北”成为一种新潮流;此外,外卡支付便利化、移动支付绑定国际银行卡、离境退税等服务不断完善,让外国人“来、走、游、购”的体验越来越好。

今年8月,印度游客Rahul从英国飞来武汉,打算转机去韩国参加朋友婚礼。落地后听说可以免签入境武汉,他特意改签了下一程航班,花24小时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吃了热干面,看了长江大桥,还在户部巷给新郎买了伴手礼,武汉天气很热,武汉人民的心更热。”Rahul说,原本只是路过武汉,没想到这里成了亚洲之行的亮点。

交通便利的硬实力叠加政策友好的软环境,让湖北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省份,在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征程中,迅速从沿海开放的“后队”,变为新时代内陆开放发展的“前队”。

荆山楚水,钟灵毓秀

这里有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

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上,湖北文旅代表团举办推介会。

走进湖北,外国人既能体会到中国速度,也能感受到与荆山楚水跨时空对话的湖北温度。

武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天河机场口岸入境的外国人里,近七成是来旅游的。

今年3月9日,马来西亚百人赏花旅游团抵达武汉。7天的行程里,旅游团打卡了神农架、武当山、古隆中、三峡大坝、东湖樱花园等景点。

带团的马来西亚“人人爱旅游”公司负责人谢泳杰说,7天时间太短了,大家都很喜欢湖北,美景、美食让他们舍不得走,“他们都在问我湖北秋天是什么样子,希望能在不同的季节来湖北旅游。”

阿根廷摄影师Lucia喜欢道教文化。今年10月,她不远万里来到武当山拍摄作品:“世界上很多山都很壮观,但武当山是‘文化与自然一起呼吸’的地方。”Lucia拍摄的作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被荆山楚水圈粉。“他们问我去湖北远不远、麻不麻烦,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耐心解答,我现在已经是一名湖北旅游推介大使了。”Lucia说。

武汉黄鹤楼公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明显感受到景点里的外国人比往年多,“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听导游讲解,我能感受到他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的喜爱湖北的历史与文化。”

比山水更能打动外国朋友的,是湖北人的热情。

在武汉期间,为了迅速融入这座城市,Homeless Pelican穿上了一件外卖小哥工作服。视频里,很多武汉市民看到他的这身奇怪打扮,都会主动上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这让他非常感动,“我想对很多人说,你们应该亲自来武汉看看,看看这里的人们多么好。”

唐宁在武汉从事导游工作已有15年,不带团时,她会到武汉各大景点参观学习。在黄鹤楼、东湖、江滩等景点,唐宁常常能碰到外国人,有时会和他们聊聊天,有时会为他们提供免费导览服务。

“外国游客来武汉,不仅仅只想了解武汉。”唐宁认为,武汉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每一位武汉市民都有义务擦亮这扇窗口,以善良热情、从容大度的姿态,让外国游客看见新时代奋进的中国风貌。

产业兴旺,盛会云集

这里有外国人竞相追逐的中国机遇

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九峰山实验室展台。

最近,武汉市民王小雨正忙着重新装修他的公司。下个月,他将在武汉接待澳大利亚客户。

今年5月参加光博会时,王小雨在休息区听到两位外国客人谈论飞秒激光器。攀谈后得知,他们从澳大利亚来中国寻找飞秒激光器供应商。

“澳大利亚人知道光谷的激光产业很牛,我的公司正好从事激光器销售,他们答应年底专门来一趟,希望能达成合作。”王小雨说。

各类展会,不仅是湖北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外国客商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重要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湖北每年举办展会节事活动千余场,其中数十场具备国际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客商前来“取经”。

九峰山论坛,各国企业争相加入以九峰山实验室为圆心的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生态;东湖论坛,全球18个国家的800多位顶尖科学家、专家以及相关代表共同见证全球光化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湖北智慧”;中欧大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会,100余位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携手推进湖北-欧洲大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国际农机展,全球2500家企业纷至沓来,展馆内观众人头攒动,展馆外酒店一房难求。

今年8月,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的63名学员来湖北参加卫星互联网发展与建设研修班、云数据和大数据网络建设和发展战略研修班。

“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每一场参观,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布局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伊拉克MEED基金会项目经理Hanar说,研修班不仅拓宽了她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架起了跨国交流合作的桥梁,“我希望不仅把在湖北学到的知识带回去,更把湖北的产业优势带回去,帮助我的祖国发展。”

“各类展会、活动让世界走进湖北、了解湖北,也让湖北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说,产业的兴旺让湖北成为全球投资者“读得懂、看得见”的机遇之地,外资企业在湖北可以高效对接成熟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在湖北没有做不成的生意,外国人自然竞相前来寻求合作。”

专家点评

加快从“流量高地” 迈向“世界级目的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 戴斌

湖北打造世界级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湖北拥有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武当山、神农架、长江等,这些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其次,湖北九省通衢,作为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航空、铁路、公路与航运网络。

第三,湖北作为经济大省,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能够为散客旅游提供良好的保障。

第四,湖北拥有庞大的市场优势。全省6000万人口以及周边数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当湖北6000万人民的生活本身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风景,当游客在此既能触摸千年文脉、又能感受当代中国的创新脉动,“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湖北的制度优势也非常明显。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空前,相关的政策法律标准不断完善,为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构建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打造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湖北还需要加强国际市场的推广。具体来说,一要加大国际航线的增班计划;二要突出城市IP;三要突出线路;四要有国际化的服务品质。当湖北文旅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从景点观光转向生活体验,将文化基因植入当代生活、以科技重构消费场景、用制度保障主客共享,就能实现从“流量高地”到“世界级目的地”的跨越。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