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第十一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在武汉召开
11月15日,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陈郭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苏祖辉,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赵凌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先后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主持。
刘波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所有关心华中科技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感谢。她指出,本届论坛以“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为主题,聚焦全球治理倡议与政党角色、“全球南方”国家的治理创新等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扎根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坚持发挥多学科优势,持续为全球治理提供创新方案与卓越人才。学校重点建设国家治理研究院这一高端智库,聚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前沿问题,不断推进研究向数字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国家治理研究院持续打造“东湖论坛”这一高水平国际学术品牌,历届论坛都围绕全球治理重大议题开展深度研讨,既发出了响亮的华中大声音,也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务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她期待本次论坛能够深化对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互动机制的认知,为政策制定者与国际组织提供有益参考。华中科技大学愿与国内外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全球治理学术共同体。
陈郭华代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线上线下与会的国内外嘉宾和学者朋友致以诚挚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高校智库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研究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届论坛以“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为主题,深入探讨全球治理的核心驱动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一是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持续深化全球治理理论创新,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强化学科交叉与方法创新,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全球治理理论体系;二是推动文明互鉴,促进对话交流,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搭建中外学术平台,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通过思想交流凝聚全球共识;三是强化资政建言,聚焦服务决策,切实提升智库社会贡献,高校智库要始终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外交大局,聚焦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重大战略需求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更好地服务全球治理大局。
苏祖辉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对东湖论坛多年来的学术坚守和丰富的成果产出表达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国政党同仁、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全球治理的宏大叙事中,政党从来不是“旁观者”,而是“引领者”“协调者”与“行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为解答“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亮明了中国方案。他表示,中央对外联络部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始终致力于推动各国政党围绕全球治理深化交流、凝聚共识。中央对外联络部愿与各国政党一道,以全球治理倡议为引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遵循,共同做好三件事:一是搭建更多对话平台,通过政党外交渠道,推动各国政党围绕全球治理重点议题开展坦诚交流;二是推动更多务实合作,鼓励各国政党将全球治理共识转化为农业、科技、民生等领域的具体项目;三是通过智库、青年交流等多种方式,为全球治理储备跨文化、复合型人才。他期待与会者能以政党政治的智慧凝聚共识,以全球治理的行动破解难题,共同书写人类命运与共的新篇章。
赵凌云代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专家和同仁致以诚挚欢迎。他指出,在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变革的当下,政党政治的价值更为凸显。本届论坛聚焦“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直面时代之问,切中发展之要。他期待本次研讨会聚焦三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政党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共同探讨如何强化政党引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二是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要义,深刻把握这一重大倡议的深刻内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入新阶段;三是深度交流各国人民和各国政党的治理智慧,加强交流和对话,在对话中增进治理智慧的碰撞,在交流中增进全球治理共识。
欧阳康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来临、关心和支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将主题聚焦“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研究院“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前十届每年聚焦的重大问题的延续和拓展,也得益于中联部在推动政党外交及“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金砖国家智库联盟、“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建设中的实践与启发,更源于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旨在系统探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核心驱动力量,对于理解变局根源、探寻全球善治之路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全新范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个“世所罕见”的奇迹,更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胸怀,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治理倡议。这展现了一个强大且稳定的优秀政党,不仅能有效治理国内事务,也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智慧方案、引领新型全球化。他期待本次研讨能够为以政党善治引领全球善治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本次论坛共设置2场主旨报告和1个分论坛,来自国内外的26位著名专家和11位青年学者在大会上发言。
在主旨报告一中,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北马其顿共和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原院长柳普乔·科卡列夫院士,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陈俊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知识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国事务研究员马云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述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刁大明教授,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吴洪英教授,11位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远见卓识和世界情怀”“人工智能时代的天下理论与治理”“坚定维护契约诚信和国际法权威”“国际一体化背景下越南共产党的全球治理观”“以四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21世纪的国际格局”“政党善治与全球善治——新全球化时代的国内-国际政治共振与优秀政党使命”等话题进行发言。“主旨报告一”设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杜志章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吴畏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二中,奥地利格拉茨市第二区长安德里亚斯·尼采,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挪威东南大学格伦·蒂森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虞崇胜教授,维也纳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多里斯·沃格研究员,摩洛哥-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阿尔格罗菲·托马,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胡志勇教授,北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圣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大学经济学院凯克诺夫斯基·柳博米尔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王鹏研究员,蒙古国“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朝伦爱登,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托马斯·拉姆齐研究员,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高级副编辑斌延,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冯传禄研究员,14位专家围绕“欧盟政党政治对社会、全球治理及创新型反抗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西巴尔干的视角”“非对称性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种新表述”“蒙中绿色走廊:以生态治理促共同繁荣”“‘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党外交与治理创新”等话题进行发言。“主旨报告二”设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王鹏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哲学学院赵泽林教授主持。

在分论坛中,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位青年学者围绕“‘全球南方’国家政党外交与治理创新的研究”“中美良性互动的政党路径:基于政党外交历程的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解放: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内在逻辑、实践进路与对策思考”“‘倡议的力量’:跨国倡议网络的专家型权威对其参与全球毒品治理的影响”等话题进行发言。分论坛设上下两个半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冯传禄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惠利研究员主持。
在闭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致闭幕词。首先,他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对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其次,他概括了本次会议的特点,一是议题重要,二是研究视域广阔,三是学科交叉明显,四是理论基础深厚,五是实践经验扎实丰富,六是问题意识强烈,七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合理。最后,他指出本次会议在跨领域对话中形成多项共识,值得持续探索:一是要关注全球化的现状与未来,深入剖析全球化底层逻辑的变化,研究如何在各国力量博弈中形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合力;二是要关注区域发展与全球治理的互动,地域差异构成各国发展的自然前提,需关注区域特质与全球体系的衔接;三是要关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需求,现行国际组织与规则面临挑战,亟待优化,以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四是要关注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各国国情差异巨大,需构建能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能获得发展空间的全球治理体系;五是要关注政党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政党既代表特定利益,又需超越局部立场,这一悖论关系直接影响其全球治理参与效能;六是要关注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等方案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论坛嘉宾发言紧紧围绕“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这一核心论题,集思广益贡献理论和实践智慧,从全球治理倡议与政党政治的角色、政党政治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政党合作与全球性挑战应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党外交与治理创新、中国政党制度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多边主义与政党协调等角度出发,积极献言,呈现了一场丰盛的思想交流盛宴。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兴安盟委员会党校、中国-摩洛哥友好协会、蒙古国“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研究中心、越南社会科学院、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知识研究与交流中心、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智库和实务界的专家,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以及北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圣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大学、北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挪威东南大学、维也纳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师生及媒体代表,共计13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夏金 通讯员 程聪瑞 杜志章)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