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阳新:屯鸟苗带“电子身份证”闯市场
“叮……”11月15日,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世茂家庭农场的屯鸟养殖棚里,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用手机对准刚到货的阳新屯鸟苗翅环轻轻一扫,屏幕瞬间弹出防伪编码、孵化批次、疫苗接种时间等完整信息,“从蛋壳到雏苗的每一步都清清楚楚,这‘带码苗’买得踏实,养着更有底气。”

作为阳新县引以为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新屯鸟以肉质细嫩弹牙、营养富集的独特优势,成为县域特色养殖业的“拳头产品”。而种苗品质,正是撑起这一产业的“硬脊梁”。过去,传统养殖中种苗来源说不清、防疫记录查不到的难题,让不少养殖户选苗时“心里打鼓”,也让这一特色产业的标准化之路步履维艰。为破解痛点,阳新县种畜场率先发力,创新搭建二维码溯源体系,给每一只屯鸟苗都配上“电子身份证”,让从蛋壳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实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这张“电子身份证”的赋码之旅,从屯鸟蛋诞生的那一刻便已启程。在种畜场标准化祖代舍内,每枚新鲜产下的屯鸟蛋,都会被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经过清洗、精准称重、受精筛查等一系列标准化流水线处理后,这些带着“初始编码”的屯鸟蛋,被送入智能孵化机开启恒温培育。当雏苗破壳而出、绒毛未干时,工作人员便会为它们戴上印有专属二维码的翅环——这枚“移动身份证”将全程伴随其生长,再也不会“身份模糊”。借助二维码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种畜场资质、疫苗接种的时间与种类、检疫合格证明等关键信息都被一一录入电子档案,形成不可篡改的溯源链条,让养殖全流程透明可查、有据可依。

“溯源体系既是给养殖户的‘定心丸’,更是我们严把质量关的‘紧箍咒’。”阳新县种畜场场长、阳新屯鸟养殖协会会长陈玉林坦言,通过后台实时更新的数据,场方不仅能清晰掌握每一批种苗的流通动态,一旦出现问题,还能在最短时间内精准追溯源头、锁定范围。在严苛的溯源管理与标准化培育下,该场培育的屯鸟苗合格率稳稳保持在99%以上。凭借“带码溯源”的硬核优势,种苗订单已覆盖阳新周边的多个县市,年孵化能力达120万羽,成为各地养殖户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一枚小二维码,撬动的是整个特色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屯鸟苗溯源体系的成功实践,为县域畜禽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下一步,当地将以这一体系为标杆,逐步推广至更多特色畜禽品种,持续织密“种苗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网络,既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也让养殖户赚得舒心、赚得踏实,不断擦亮阳新屯鸟这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名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畜禽动能”。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王晨曲
一审:许岚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