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今年“双11”快递有多快?鄂州告诉你!

这里是鄂州  2025-11-11 19:58:06
分享到:

智能分拣机器人昼夜不息

全货机航班频繁起降

鄂州正成为华中地区“快”的代名词

“往年‘双11’最头疼的就是等待

现在早上下单

第二天就能收到

从鄂州转运发出的包裹”

一位黄石市民感慨道

鄂州物流速度的背后

是设备、物流网络和区位

三大优势的集中爆发

随着花湖国际机场全面启用

鄂州正在重塑中国内陆的物流格局

鄂州的物流体系为何能经受住“双11”高峰的考验?答案在于智慧物流的全面普及与深度融合。

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顺丰转运中心,52公里长的智能化分拣线上,大小各异的包裹以每秒2.7米的速度“飞驰”;走进圆通智创园,自动化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能力近3万件,通过“空中走廊”直接装车,实现了“不分拣、不落地、直装车”的无缝衔接。

智能分拣系统成为提速核心。“与传统人工分拣相比,自动化分拣效率提升3倍以上。尤其在‘双11’等高峰期,单件货物最快5分钟、最慢半小时就能分拣完毕,足以应对暴增的订单量。”顺丰转运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如果说智能分拣系统解决了物流的“效率”问题,那么深入城乡的智慧末端则解决了服务的“可达性”问题。

在鄂城区杜山镇路口村,新设置的智能快递柜成为村民们的“新邻居”。对于常年网购的村民张大姐来说,变化是切身的:“以前取件要专门跑到镇上,碰上农忙根本抽不开身。现在好了,下地干活顺路就能取,扫码即开,省时又省心。”

这组看似不起眼的快递柜,有效填补了乡村物流末端服务能力的“空白”,让“快递进村”从政策口号落地为村民指尖可及的便利。据了解,目前全市272个行政村已实现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全覆盖,有效打通了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投运3年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线达111条,实现国内省级行政区域(除台湾、澳门)全覆盖,连接“一带一路”国家18个、国际节点城市49个。依托花湖国际机场这一超级枢纽,鄂州在今年的“双11”中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物流处理能力,更凸显了其作为航空物流核心的战略独特性。

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从10月20日开始促销,到11月10日,鄂州快件收寄量突破3000万件,较去年增16%,投递量1030万,较去年增13%。预计到11月20日,快递收寄总量将达到4200万件,投递量达到1500万件。

作为对航空运力的重要补充,鄂州与武汉之间已开通低空货运航线。这条航线为生鲜、医药等高附加值货物提供了“半小时直达”的极速物流新路径,标志着湖北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建设迈入高效协同的新阶段。

在国家邮政局赋予的“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定位指引下,鄂州正朝着2027年寄递业务量突破6亿件、带动网络销售额400亿元的目标稳步迈进。

以鄂州为圆心,两小时飞行半径可精准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五大城市群,触达占全国90%经济总量和80%人口的核心区域。这意味着,从鄂州起飞,绝大多数城市可实现“次日达”,地理中心优势直接转化为时效优势。

鄂州还拥有完备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拥有三江港、燕矶港、杨叶港等众多深水港口码头;毗邻武鄂高速及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交汇点;京九、武九两条国家骨干路网上的铁路联络线和武黄城际铁路交会在鄂州。

物流的本质是流通,而流通的本质是发展。鄂州的快递物流体系,其作用远不止于简单的货物运输,而是通过供应链优化、数据反哺和市场拓展等方式,为制造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鄂州市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快递进厂”工程,推动邮政快递业深度嵌入制造业的供应链与产业链,提供厂配一体、仓配一体等综合服务。据统计,近年来鄂州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290个,总投资2214.23亿元。

在鄂州,每一个包裹都在创造价值,快递量的增长曲线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曲线正在同步上扬。今年,通过机场进口的三文鱼、波士顿龙虾、榴梿、青蟹超1.4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53.0%、488.7%、383.7%、442.9%。快递网络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生活,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空间。

一个个包裹

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待

也见证着邮政网络

在便民服务中的根基作用

在鄂州,这种连接正被赋予新的内涵

当梁子湖的螃蟹通过

冷链物流24小时送达全国餐桌

当光电子元件依托航空网络

48小时抵达海外工厂

鄂州将“货运流量”转化成“经济增量”

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空中出海口”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