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这场比赛不一般 创新成果“边比赛边转化”

长江云新闻  2025-11-11 19:54:45
分享到:

闪烁“智慧之光”的还有在校大学生。昨天,“江城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落幕。大赛吸引了全国250多所高校的2300多支团队参加,记者发现,除了赛场上的激烈比拼,赛场边,成果落地的“接力赛”也在同步进行,让创新成果实现“边比赛、边转化”。

本届大赛,共有192支团队闯入决赛,涵盖机器人、低空经济、AI大模型等前沿领域。赛场上,这些团队不仅比拼创意,还比拼应用。比如,由武汉大学“教学实验大楼505”团队研发的城市低空飞行平台,可将路线规划、飞行勘探等环节用时从几天压缩到几小时,已在赤壁中试谷初步应用,不仅摘得了大赛冠军,还收到了多家企业的橄榄枝。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大楼505”团队队长 陈灿宇大部分指标都是已经实现了,希望能够依托武大在赤壁建的赤壁研究院进行推广。

实现应用,成为本届大赛制胜的关键因素。进入冠亚季军争夺的六支团队中,有一半进入了中试或者实现了初步应用。赛场外,围绕项目落地的“接力赛”也同步开启,通过成果路演、校地对接,18支获奖团队签订了意向引才协议,20个项目达成签约。

武汉市江岸区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刘云我们签约了包括具身智能、低空经济、 氢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想将高校的科技人才的集聚和科技成果的策源优势,转化为江岸产业转型发展的驱动力。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赵瑜参赛的作品的质量非常高,产业孵化的本身的条件比较好,相信有相当一批作品将来有望能够在武汉落地转化。

(长江云新闻记者 方宇航 张龙)

责任编辑 程艺畅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