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慧之光”在武汉举办 14个项目签约超5700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要求,11月11日,以“创新引领‘十五五’,智慧聚力建支点”为主题的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

200余位院士专家与博士后代表携枝而来,首次将博士后群体纳入参会范围,并邀请投资机构全程介入,湖北各市州人社部门也携当地重点企业参会参展。构建起“院士领衔、专家参与、博士后接力、资本护航”的协同创新体系。
活动现场,130个技术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家项目现场发布。活动展出专家科技创新创业成果68个,并特设博士后专区。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成果占比显著提升,同时深度结合我省五大支柱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尽显“湖北智慧”的创新活力。华中科技大学代胡亮教授团队研发的机器鱼堪称“水下多面手”,能在逆流、复杂轨迹和重载环境下快速游动,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水利监测、水下工程等场景;电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运载无人机,则展现通航领域的新突破,为物流运输提供新方案;更有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智算芯片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杨林团队研发的国产AI视觉芯片,致力引领国产高端芯片突围。

现场14个专家成果转化项目签约,签约金额5700余万元,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此次活动特设“揭榜领题”环节,“智慧之光”数字形象代言人“小智”揭晓榜单,将7个企业技术需求与专家攻关能力直接匹配,通过企业“出题”、专家“解题”、市场“阅卷”的形式,确保成果真正贴合产业痛点。

支撑这些创新创业成果加速落地的,是湖北精心打造的“政策生态圈”。从“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协同体系,到“楚才卡”提供的住房、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再到大力推进“博士后倍增计划”、开展全省博士后暨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全方位助力人才引育留用,湖北正以全链条政策破解科研人员“敢创新、善转化”的后顾之忧。
这场连续举办八年的成果转化对接盛会,作为专家成果转化的“黄金桥梁”,“智慧之光”活动累计吸引1000余位院士专家参与,发布成果和需求2700余项,推动100多位专家的科研成果在市州特色产业中生根发芽。
“智慧之光”是促进湖北省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的品牌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承办,各方协同搭建起跨领域、深层次的创新创业对话舞台。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王磊)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