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巡检镇:柑橘“出圈”,带出2亿大产业
深秋的南漳,悄无声息地被柑橘点亮
漫山遍野的金黄🍊
不仅挂满枝头,也“挂”上了云端
从俄罗斯的超市货架
到直播间里的“线上”订单
一颗颗峡口柑橘,正以甜蜜为媒介
串联起一条融合
直播电商、出口外贸、乡村旅游的
现代化产业链

走进南漳县巡检镇峡口社区,柑橘的香甜气息随秋风弥漫。半山腰的观景台上,南漳邮政直播团的主播王靖超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推介:“我们峡口的柑橘,可是出口俄罗斯的!糖度高、果肉嫩,四面环山的好环境,种出的橘子格外甜……”

自去年启动“村村行”助农直播活动以来,南漳邮政与县融媒体直播团队已走遍多个村落,把手机当成“新农具”,为柑橘打开新销路。
南漳县邮政直播团队队长 秦绮雪:目前日均订单稳定在100单左右,近一个月销售额已达约30万元。我们依托邮政物流体系,压缩中间成本,把更多利润留给果农。

线上销得俏,线下出口忙。在襄峡果蔬公司的车间里,柑橘经清洗、分选、包装后,即将发往俄罗斯及中亚多国。作为襄阳唯一具备对俄出口资质的自营企业,这里每年加工约2.5万吨柑橘。

襄峡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明常:我们主要是向当地的果农收购柑橘,然后进行简单的粗加工,把橘子卖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年出口总产值在4000万人民币左右。
在种植大户张道刚的110亩橘园里,纽荷尔、爱媛、日南等五个品种相继成熟。他估算今年产值有望突破50万元。

巡检镇峡口社区柑橘种植大户 张道刚:过去等客商上门,现在不一样了。政府支持水电路基建,我们本地也建起了洗果、包装厂,邮政、融媒体帮我们直播带货,既降低了物流成本,更让销量翻番。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步,到如今形成橘、橙、柑、柚四大类十余个品种,巡检镇的柑橘产业不断迭代。以襄峡果蔬为龙头的本土企业和合作社打造的“漫云”“峡口”品牌,畅销全国11个省市,出口多个国家,“南漳柑橘”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专家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现场指导。

巡检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望登攀:在汉三村和指山坪村又建设了新品种示范园与水肥一体化试验基地,邀请院士团队现场指导,并组织橘农赴湖南、宜昌等高标准柑橘园开展交流学习,持续推动品种优化与技术升级。

据巡检镇党委书记祝佩强介绍,目前全镇柑橘种植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约9万吨(约1.8亿斤),总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1.5万名橘农年人均增收1.5万元。
与此同时,全镇建成洗果厂17家、柑橘服务企业9家,七成柑橘经加工后出口,年创汇超2000万美元。柑橘也带火了乡村旅游,目前全镇拥有农家乐3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0万元。

来源:南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澳 江漫 胡德宝
编辑:曾诗棋
编审:代军 马国强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