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与全球浪潮同频共振,光谷人的自豪感拉满
金秋收获之时,光谷大事不断。
10月28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项目在光谷投产,成为小米继在北京的汽车、手机工厂后的第三座大型智造基地。每6.5秒下线的一台台空调,从光谷发往全国。
同一时刻,禾元生物登陆科创板,成为我国科创板制度改革后首批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光谷上市公司总量达70家。聚芯微等3家企业相继申报港交所,上市“后备军”竞相涌现。
10月26日,“汉超”比赛中,光谷队更是以全胜战绩,提前一轮锁定城区组冠军。现场“光谷必胜”的口号沸腾,光谷人满满的自豪感洋溢在脸上。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第六次考察湖北、第四次亲临光谷,持续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一年时间,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中国光谷用心践行,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
这一年,中国光谷与全球科技浪潮同频共振。
人形机器人元年、6G元年、AI元年……全球科技革命风起云涌。
一年来,光谷人形机器人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群体舞蹈比赛中夺冠,在6G领域手握数千项专利,300多家芯片企业云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光谷并驾齐驱。
这一年,光谷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出海全球。
光谷企业的创新清单上,已很难分清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
一年来,光谷企业研发出的全球领先空芯光纤传输速度接近光速,“光谷造”服务器10天接连中标近14亿元,全球领先的1.6T以上超高速光模块从光谷发往全球AI算力中心……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光谷企业练出核心竞争力,产品出口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工科技A股市值、长飞A+H股市值双双突破千亿大关。
这一年,光谷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空前。
如果说创新是光谷的生命,那生活就是赠予生命的一杯咖啡、一页书香。
光谷创新天地、京东MALL、万象天地等新商业接踵而至,光谷人的消费需求全新满足。11家光谷书房,让阅读随处可见。武网、光谷马拉松、世界斯诺克武汉锦标赛,“汉超”夺冠,光谷人体会到了满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创新浓度与生活温度双向奔赴。

光谷星河广场灯光秀。 (陈少哲 摄)
这一年中国光谷的故事,既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更打开了世界读懂“创新中国”的一扇窗,看到了一个全球典型科创园区的创新与生活样本。
科技创新面向未来
中国光谷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
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光子”披甲舞《秦俑魂》,“夸父”听令控制全屋,“虚拟训练场”培育未来生态……在光谷,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场景,而是跻身世界前沿的现实成就。
总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超2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的专业训练平台。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9台“光子”机器人与舞者共舞,摘得群体舞蹈金牌,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光谷力量”。
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夸父”机器人在光谷亮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未来将实现“语音指令控全屋”的智慧生活场景。

10月28日,全国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调试中。
目前,湖北27家具备人形机器人产品供应能力的企业中,光谷企业占比超七成,在电子皮肤、惯性传感器等关键环节构建起核心优势,逐步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在2030年将商用的6G赛道,光谷早已提前布局。
中信科移动6年前便投身研发,如今手握数千项6G专利,在星地融合、内生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全球领先,公司专家更是国际电信联盟5G/6G评估组主席。
今年1月,中信科移动位于光谷的研发制造基地一期已封顶,预计明年全面投产,承载6G“空天地”网络装备的研发迭代和制造,剑指“十五五”百亿级产业增量。
今年以来,长飞先进年产36万片碳化硅晶圆厂投产,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芯片需求;华工科技研发的3.2TCPO硅光芯片,一块价值堪比一辆汽车;星钥半导体全国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中试线通线,为AI眼镜装上“中国视网膜”……
从2006年出资成立武汉新芯起,光谷以政府背景投资平台为支点,用耐心资本引导市场基金布局,累计投资芯片项目420多个。
芯片产业的20年磨一剑,彰显着光谷的战略定力。
如今,300多家芯片企业云集光谷,形成从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今年将突破千亿产业规模。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南翔评价:“半导体遇到方向困惑,多来光谷走一走。”
从人形机器人到6G、从芯片到 AI,中国光谷正以全球视野抢占未来产业先机。
产业发展面向全球“过去国外进口,现在出口全球!”
“过去国外进口,现在出口全球!”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的这句话,是光谷企业全球竞争力的生动注脚。
8月20日,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研创园暨出口基地一期投产,全面达产后每年将有超4000万只800G、1.6T以上超高速光模块,交付到全球AI算力中心。

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研创园暨出口基地。 (魏铼 摄)
近10年来,公司激光装备、光通信等核心产品以年均35%的增速“卖全球”,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
9月26日,华工科技市值突破千亿元,成为湖北现有A股上市公司中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长飞光纤的“海底突破”,同样彰显技术底气。其在粤港澳大湾区铺设全球首条7芯光纤海底试验光缆,创下7芯空分复用光缆铺设距离世界纪录。其研发的空芯光纤传输速度接近光速,时延降低30%以上,打破国外垄断,让光谷光纤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今年,长飞A+H股市值同样突破千亿,与华工科技形成“双千亿”龙头。
本土企业加速壮大,国内巨头持续“加仓”。
10月28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项目在光谷投产的同时,武汉泰康科技大健康总部项目智算中心也在光谷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同为楚商的泰康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均现身光谷活动现场。
今年8月,联影集团签约在光谷建设全球创新高端医疗装备智造基地,开发手术机器人与医疗智能体。这是联影落户光谷12年后的一次重量级追投。
“联影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湖北这片医工交叉创新的沃土。”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自2013年在光谷设立武汉总部以来,联影已构建起覆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全域外科智能诊疗装备、医疗AI、科学仪器等完整产业生态,共有员工近3000人。
“武汉光谷是小米的福地!”雷军表示,自2017年落户武汉以来,小米、金山在武汉总人数已突破9500人,今年年底将实现“万人研发中心”目标,并计划未来3至5年达到小米、金山武汉员工数分别过万的双万人规模。
从光电子信息到生命大健康、从半导体到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正转化为光谷企业实打实的全球竞争力,产品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城市治理面向人民
书房和商圈一样人挨人
我是光谷人我自豪
10月26日的“汉超”赛场上,光谷队以七连胜提前锁定冠军,“光谷必胜”的呐喊声震彻赛场,喊出了光谷人科技创新之外的城市认同感。
这种自豪感,源于光谷创新驱动下的生活品质跃升。
11家光谷书房构筑起“12分钟阅读文化圈”,累计服务超205万读者。如今的光谷,服务人口也刚好超200万。阅读,成为光谷最动人的风景,特色书房更是网红打卡、一座难求。
平均年龄32岁的光谷,年轻人聚集,新商业也是密集前来。光谷创新天地、京东MALL、山姆等开一家火一家,单个商业体日均十万客流不在话下,凯德 Good One、华润万象天地即将登场。
光谷深谙:吸引年轻人不能仅靠科技星河的梦想,更需人间烟火的温度。
新建30余所学校、7家三甲医院,露营地、图书馆、美术馆、小剧场、主题商业体等在山水城林间生长,44座山体与9个湖泊成为天然的灵感工场。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中国光谷用实践回应着总书记的嘱托,书写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时代答卷,铺展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活样本。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