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吴炎风:十二年扎根深山 种出甜“猕”致富路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从血本无归到硕果满枝,吴炎风用汗水将百亩荒山“酿”成了甜蜜果园,新时代的我们,来看“新农人”吴炎风的奋斗故事。
在黄石市阳新县毓泉生态家庭农场猕猴桃园里,农场主吴炎风正在检查猕猴桃的长势。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吴炎风念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带着妻子回到家乡创业。
黄石市阳新县毓泉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 吴炎风:发现黄石种猕猴桃很少,所以说这个空间很大,我们就针对本地市场,我们就有足够的空间。
2014年,20亩猕猴桃苗在山上扎了根,可困难接踵而至。虽然这里山清水秀,但交通不便,土壤贫瘠,再加上技术不足,第一批果子全军覆没。
吴炎风的妻子 蔡艳秋:很难受,当时,一回来失败的,积蓄全部亏在这里了。
不服输的吴炎风没有放弃,找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症结后,立刻着手改良土壤。阳新县农业局和木港镇政府得知情况后,也伸出援手,主动帮助吴炎风对接专家,争取项目。
黄石市阳新县毓泉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 吴炎风:主动帮我们联系了省农科院,武汉中科院植物园这些专家,后来我们也加入了湖北省猕猴桃协会,在这些专家和协会的帮助下,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本有机质含量不到1%的土壤,硬是被夫妻俩“喂”到了5%。可创业之路远比预想中艰难,土壤问题刚解决,灌溉难题又找上门:高温天浇水全靠肩挑背扛,人能咬牙坚持,果子却等不起。痛定思痛后,吴炎风又咬牙砸下110万元建起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黄石市阳新县毓泉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 吴炎风:装了这个水肥系统之后,品质、产量一下子就提升起来了。
今年,园里的猕猴桃亩产达到了4000多斤,比最初翻了好几倍。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新修的产业路让运输时间缩短近半,前不久,团建大巴还直接开进了果园。
游客:好吃。
如今,猕猴桃园已扩大到80亩,50亩高标准新园正加紧建设,望着硕果满枝的果园,吴炎风信心满满。
黄石市阳新县毓泉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 吴炎风:坚持搞农业这条路是对的,然后带动我们当地的村民,一起来把它做大做强,把我们猕猴桃这个产业品牌,做成我们黄石地区,有名的、响亮的、响当当的一个产业名片。
(来源:长江云新闻 黄石台记者 费懋华 编辑 刘琴沁 责编 范莉 编审 梁延)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