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陌邻”变“睦邻”的锦江答卷
开播语
近年来,宜都市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宜都市委工作安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支部”和“好支书”。为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强化正向激励,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宜都融媒特推出【好支部好支书】专栏,介绍一批“好支部”“好支书”的先进事迹。今天请看第一期《“陌邻”变“睦邻”的锦江答卷》。

7个小区、1.7万余名居民,宜都市陆城街道锦江社区党委坚持不懈,用心用情,让“各过各的生人小区”蜕变成“互帮互助的乐和家园”。
“我们通过议事协商、矛盾调解、志愿共享、文化浸润,一步步把陌邻变睦邻。”宜都市陆城街道锦江社区党委书记镇祝军道出了社区治理的核心密码。


八年前(2017年)的锦江社区里,近在咫尺的邻居却像相隔天涯,参加社区公共事务的更是寥寥无几,社区党委就把议事会搬到楼道口、广场边。2018年第一场“围楼夜话”,只有三五个居民到场。如今118场议事会开下来,从垃圾分类到电梯加装,落地30多个项目。在这里,议事没有年龄界限,孩子们的一米视角也能走进社区治理的蓝图。


家长里短的矛盾,需要熟人调解的温度。社区党委聚拢居民骨干,建起“谭得拢”“管得宽”等民情工作室,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小问题上门调、大麻烦联席议。
“群众有需求,我们就‘接单’。”宜都市陆城街道锦江社区管得宽民情工作室管红新介绍,仅4个工作室,就已帮助居民解决诉求200余条,服务群众4000多人次。


社区还构建“专长共享机制”,3000名志愿者认领“六邻十三岗”:警察下班当“管家”,医生周末做“邻居”,有事找组织成了新习惯。
宜都市陆城街道锦江社区居民王艳笑着说:“现在邻里之间搭把手,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参加活动,比亲戚还热乎呢!”

从门对门不相识到邻里守望一家亲,八年里,126场“乐和”活动接连上演,大家亮厨艺、秀才艺……从陌路变家人。
宜都市陆城街道锦江社区党委书记镇祝军表示:“居民的主动参与,就是我们工作的底气。我们要继续把‘服务针线活’做细,让熟人社区的烟火气更浓,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图景添彩。”
(云上宜都通讯员 杨玉玲 江传堃)
一审:李忠益
二审:刘娟
三审:党艳秋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