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咸安:多彩横沟脉动别样“香愁”
秋风衔着桂香,田野翻着金浪。奔着对诗歌小镇的向往,秋日,笔者一行走进中国文明村镇、中国诗词楹联之乡、省级生态乡镇——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领略多彩横沟别样的书香、果香和腊香。
一脉“书香”润心灵

从107国道右转,穿过中国诗词楹联之乡的门楼走200米,来到诗歌文化广场。只见广场上古树参天,绿荫掩映,随处可见诗词屏风和宣传栏,有热劲十足打威风锣鼓的,挥汗如雨打羽毛球的,还有带着孙子逐句教读诗的……阵阵文化书香扑面。

“墙上镰刀叽哩哝,为何让我凉秋风?村姑笑指新机器,眨眼就割稻一丛。”“老屋施塆何以闻?旧村改造建新村。楼屋焕彩家家靓,花草盈庭户户春。”凉亭垴村84岁农民诗人张运鑫创作的《老屋施新村》,以鲜活笔触讴歌乡村振兴新变化。“四季风光醉眼眸,农民不再望天收。瓜果飘香产业盛,勤劳致富奔前头”“靓丽村湾志愿红,边头角落去污空……”广场内外,一首首带着泥味、衔着露珠、接着地气的诗歌让人眼前浮现一幅幅农民诗人锄地又敲诗的动人画面。
横沟桥镇自古文风鼎盛,诗联文化源远流长,写诗联、吟诗联、赛诗联早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获评“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镇”。连续4年承办“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连续11年举办横沟桥镇农民诗联大赛。2010年创办成立农民诗社以来,吸引农民诗人300余人,楹联能人170余人。
“围绕群众需求,创新文化新思路,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以联谢党恩、以诗颂祖国,积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讲好横沟故事。”横沟桥镇党委书记王威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着力打造农民诗社品牌,擦亮两块国字号金牌,积极创建“中国农民诗歌小镇”。
一缕“果香〞醉田野

网友戏说横沟桥镇杨畈的葡萄,味道比初恋还甜,如今已成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那不仅是横沟人的骄傲,更是来往路人的乡愁。沿着刷黑的常横路,笔者一路随着青山和田野织成的绿波美景来到“十里果乡”杨畈村。只见道路两旁,农业大棚林立,火龙果、无花果、阳光玫瑰等各种葡萄让人目不暇接,阵阵果香吸引着来往各地游客的味蕾、驻足采摘。
在果园里,葡萄架下的夏黑一串串倒架枝头,如黑珍珠般圆润可爱,香气诱人,引得游人采摘不断,笑声飞扬。“好大串、好香、好甜、爽爆了!”在村民游亚平100亩的葡萄园里,游客张女士与朋友一起拿着剪刀欢快采摘,体验之乐让她像小孩般欢呼雀跃。
原来,镇政府加大投入,在沿路修建了古色古香的长廊,绿化美化了路边村湾环境、还建好了几处微型停车场,让村民水果卖相好,也方便了游客停车及安全。游亚平说,果园常年提供10个务工岗位,人均发放工资3万元左右。如今,“甜蜜杨畈,十里果乡”已成为乡村水果采摘集散地。
一抹“腊香”勾乡愁

车子在常横线上往右拐,走过一段蜿蜒在小山坡里沙子路,来到杨畈村由一处废弃的养猪场改造的湖北杨腊味食品有限公司。远远的,一股腊肉香直挠鼻尖,勾起味蕾乡愁。
“柴火熏制的金黄腊肉,又香又好吃,原价99.8元三斤的腊肉,今日福利价59.8元!”在直播间内,工作人员小唐正在与网上客户积极互动:“哥哥姐姐吃好了,常来到杨腊味直播间打卡下单哈。”不一会儿就下了好几单。
“新鲜的优质肉从亿丰大市场购来后,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配上唯一的佐料在冻库盐腌制15天,然后挂到熏制间用柴火熏烤至金黄即可。”公司负责人胡宝江详细介绍腊肉熏制工艺流程。
该公司于2024年1月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307亩,其中厂区面积12亩,是一家配套油茶基地140亩,桂花基地130亩,鱼塘25亩的现代化循环农业企业,公司拥有冻库4间1150立方,解冻腌制车间2间1500平方米,生产熏房36间720平方米。
公司除生产烟熏腊肉外,还制作腊鱼、腊鸡、腊肠等传统腊味食品。依托"横沟桥"公共品牌注册"杨腊味"商标,邀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包装礼盒,聘请本市专业直播带货团队利用电商平台在线上进行销售。同时在亿丰农贸市场设立2个实体店铺,进行线下零售。
“刚接到好几家大餐馆的单子,估计各家过年备的腊味存货用完了,一个新的销售风口期即将到来。”胡宝江说,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
目前,横沟桥镇党委正借书香、果香、腊香,紧锣密鼓准备11月8日第十一届农民诗歌大赛和11月9日强基工程“诗润横沟”大型文艺演出。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凝聚各方力量,合力建设美丽幸福新横沟。
(作者:胡剑芳 一审:章琼丹 二审:董盈 终审:伍伟)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