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农机、拼点子、开直播,武汉这样选拔“新农人”
10月30至31日,第三届“武汉农匠”职业技能大赛初赛在武汉市如火如荼举行。农业经理人与农播客、农机手三个赛项相继展开激烈角逐,从理论规划到实战演练,全面检验新时代“新农人”的卓越风采与硬核实力。

▲选手登台阐述项目计划
农业经理人:“金点子”绘就产业蓝图
10月30日,农业经理人与农播客两个赛项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鑫三江田园综合体火热开启。农业经理人赛项初赛率先拉开帷幕。
选手们依次登台,围绕农业生产、“江城百臻”品牌打造、农文旅结合、乡村建设等现代农业关键领域,阐述其数据翔实、构思巧妙的项目计划,展现了武汉农业经理人群体引领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升级的“掌舵”能力。
来自江夏区的选手熊芳重点推介了其团队打造的“光明村韩家湾产业融合核心示范区”项目。该项目借助“以商招商”模式,有效激活本地产业与生态禀赋,形成区域发展核心吸引力,积极探索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企共建的产业振兴融合新路径。
选手靖响林是新洲区古法红糖非遗传承人。她现场讲述了与红糖结缘的故事:“2016年,我回到家乡新洲,流转300亩土地,开始了我的红糖梦。如今这项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这份甜,能留住家乡的味道,也让更多乡亲能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

▲选手面对镜头推介农产品。
农播客:“新农活”引爆品牌声量
随后,农播客赛项的初赛接力进行。比赛主要考核短视频和现场直播带货。评委们根据相关标准对参赛短视频打分。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选手们将手机变为“新农具”、创作变为“新农活”的创新思维。
当比赛进行到网络直播带货实战环节时,气氛瞬间被点燃。选手们在户外直播间面对镜头,各展所长,推介江城百臻系列农产品。
选手余保洲巧妙化用“负荆请罪”的典故,生动演绎荆条的实际作用,推介“黄陂荆蜜”,令人印象深刻。这位拥有20万粉丝的农业达人,始终秉持“以好技术带动更多桃农”的初心,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农业技术共享与产业提升。
选手李雯琪是武汉纺织大学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她说:“我们现在有一个创业板块,是关于电商方面的,跟本次农播客赛项很对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能拓宽自己的眼界。”
选手们积极介绍洪山菜薹的甜脆爽口、蔡甸莲藕的质细白嫩、汪集鸡汤的醇厚鲜香以及黄陂荆蜜的琥珀醇甜,积极与线上观众互动,推广江城百臻品牌,充分展现了新农人用新思维赋能品牌出圈的强大潜力。仅仅两个小时的直播,直播间观看人次超两万。

▲农机手张澳琪
农机手:“慧种田”让农民更省心
10月31日,农机手赛项在江夏区大诚联合社开赛,来自全市的选手同台炫技,激情满怀。农机手赛项分为拖拉机和农用无人机两个子赛项,主要以理论知识考试和现场技能操作方式进行。
拖拉机子赛项选手需操控拖拉机在预设场景内精确行驶,完成穿过铁环、按规定路线行驶等动作,最终将拖拉机停放至指定“停车区”,且全程不得压线、需规范换挡,所有操作需在5分钟内完成。农用无人机子赛项以规范配药为核心考核内容,选手需在5分钟内完成全流程配药操作,旨在引导选手养成科学配药习惯,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拖拉机赛项选手周催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10多年过去,他已成立了合作社,用科技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选手张澳琪退伍后回到地方建设家乡,投身于农业,现已创办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种田跟以往不一样了,各种农机,让农业发展更智慧,农民更省心,高素质农民也更有尊严和成就感。参加本次比赛,是为了向更多的能工巧匠学习,切磋技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届“武汉农匠”职业技能大赛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各区农业农村局协办,旨在选拔培育一批农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投身“江城百臻”品牌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人事处(人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多赢的举措,通过比赛这一形式,实现个人价值提升、产业技术进步、社会风尚引导的良性循环,是推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三届“武汉农匠”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将于11月举办。(通讯员付娜 张博雄 王璐 吕巍 编审刘波涛)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