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洪湖流域治理进行时丨水改旱 散改集 荆州全面推行畜禽养殖新模式

长江云新闻  2025-11-01 19:54:27
分享到:

今年以来,荆州瞄准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关键,全面推广畜禽养殖“水改旱、散改集”绿色模式,有效减少洪湖流域水环境的污染隐患,为洪湖流域生态保护按下“加速键”。

在荆州江陵县熊河镇,一个投资1000万元、占地200多亩的蛋鸭养殖小区正在加紧建设,与传统的“水养”不同,这里的25万羽蛋鸭将全部实行“旱养”。改变的背后,藏着环保的巧思。

湖北星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晖:5000m³氧化塘和8000m³的黑膜氧化池,还有一个集污池,处理整个鸭子的粪便(污水),(每一年)年终的时候,由这个有机化肥厂进行收集、统一处理。

荆州江陵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郭永虎:5000羽的规模,(水养)它一年可能会产生5000m³以上(污水),实现“旱养”之后不会超过100m³,用水量可以减少95%以上,节约饲料10%。

除了“水改旱”,“散改集”也在同步推进。过去,一家一户房前屋后的分散养殖,治污成本高、难度大。今年,荆州出台方案,让洪湖流域1297户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集中建舍、分户养殖。在监利市温氏尺八生猪养殖小区,记者看到,14户养殖户像住进了“集体公寓”,还有统一的环保设施,对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专业化处理。

荆州监利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黄继:经过两级AO(厌氧好氧工艺法)生化处理,处理出来的水可以达到三级农灌标准,猪粪也是经过厌氧罐发酵,制成半成品有机肥,全部都是进行了农业的循环利用。

按照计划,到2028年末,荆州将基本淘汰蛋鸭传统水养散养模式,新建或改造330个旱鸭场、9个生猪场,让畜禽养殖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双胜: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总磷减排将下降9%,对洪湖流域生态保护贡献率将达到14.5%。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何进 荆州台 徐欢欢)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