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绿量”超60% 襄阳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取得新突破
10月31日,襄阳市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开局“十五五”新闻发布会,襄阳发改、住新、行政审批等部门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随着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襄阳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铁路枢纽城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四五”时期,襄阳铁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6月20日,郑万高铁全线通车运营;2025年9月28日,襄荆高铁通车运营。至此,襄阳成为全省目前唯一拥有三条时速350公里高铁运营的城市。
不只是铁路,在城市道路建设上,襄阳建成了全长27公里的东西轴线及全长53公里的环线提速改造快速路,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全面形成。新改扩建百余条城市道路,城市居民出行更加通畅、快捷、舒心。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适应当前人口老龄化、利民便民的重要民生工程。“十四五”期间,襄阳累计加装电梯899部,众多居民享受到“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
襄阳紧紧围绕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发电装机总量1261万千瓦。
其中,在电源建设方面,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装机容量达到760.24万千瓦,占比达到60.3%,电力“含绿量”不断提升。在电网调节方面,南漳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中节能襄州储能电站等6个电化学储能项目投入运行,为电网动态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方便市民充电,襄阳700个乡村充电站已全部上线运营,覆盖全市三分之一行政村。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站1609个,充电桩39379个,服务半径大幅缩小,市民充电便利度显著提升。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举。襄阳行政审批部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创新集成办、承诺办、免申办、跨域办、智能办等服务模式,全市“一件事”主题事项达到180项,总办件量突破30万件,位居全省前列。
在服务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中,襄阳行政审批部门仅用41天实现“五证同发”;在服务全市磷煤耦合重点项目——云图控股项目中,刷新了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襄阳速度”;在服务古城三所学校迁建项目中,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仅耗时75天。
展望“十五五”,襄阳将加快建设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二期、襄阳堂清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等项目,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到2030年,争取实现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标准煤,电力总装机17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任妤 李旭晖)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