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聚焦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 | 太极和兮会武当 ——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活动全景观察

秦楚网  2025-10-31 20:23:23
分享到:

天下太极会武当,武当太极和天下。

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的大幕虽已落下,但其回响绵延不绝。这场以太极为核、以武当为根、以全球为域的文化盛会,以其宏大格局、前沿理念和丰硕成果,再次向世界彰显了武当太极历久弥新的魅力和与时俱进的活力。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产业的启航,一次文明的深度对话。

多维立体呈现

构筑沉浸式“太极场域”

玉虚宫的千年回响,太极拳演绎辗转腾挪的韵律;武当书院高朋满座,非遗市集活色生香;“太极之夜”流光溢彩,“武当论‘健’”望闻问切,民生惠泽温暖人心……活动期间,武当山化身为一张流动的太极文化长卷,生动诠释着和谐之美。

《武当启泰曲》鼓乐铿锵,余音缭绕;“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温润笙歌,尽显礼仪之风。这场承古礼、启太极的迎宾盛典,令人仿佛穿越千年,触摸文明的脉搏。

千人现场同舞武当太极神韵,六大门派共展中华武术魅力。随着玉虚宫大门缓缓开启,一场行进式文化巡礼拉开序幕,参与者步入历史,也走入当下。

以文物为骨、文化为魂、山水为幕,在央视专业团队执导的开幕式上,三件“活起来”的武当国宝,构建起武当文化的精神谱系,成为跨越古今、联通中外的文化使者,营造出一幅融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中国与世界于一体的太极盛景。

这正是本届文化节立体呈现效果的生动缩影。

除开幕式外,文化节还设置了激荡思维的“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名家大讲堂,探索科学前沿的“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会议,以及贴近民生的“太极惠民生”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太极之夜”文旅消费周和“武当论‘健’”百名中医大型公益义诊等“五个一百”系列活动,部分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2月。

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化节在指导理念上更加注重多维布局与高频互动,使活动设计层次分明、包容并蓄,既见思想高度,又具惠民温度,为所有参与者构建了一个可观、可感、可沉浸的“太极场域”。

在玉虚街非遗市集,游客不仅能静观太极盘扣、武当窑瓷的精湛工艺,还能亲手体验拓印、扎染的乐趣。文化名家现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年轻文创品牌以新语汇诠释武当元素,让太极文化从静态的展陈,转化为涌动在生活中的“活态基因”。

这种立体化、矩阵式的表达,成功推动武当太极从文化符号,深化为一种可参与、可体验、可带走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情感记忆。

数据量化成果

彰显文化张力与产业潜力

数据是成果最直观的体现。本届文化节的一系列数字,生动诠释了“武当太极”IP强大的全球号召力与产业转化潜力。

在文旅康养及重点产业对接合作活动中,3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突破200亿元,成为本届文化节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项目涵盖生态文旅康养、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标志着十堰产业发展正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释放出强劲的“虹吸效应”。

国际旅行商合作交流活动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名旅行商,规模创历届之最,折射出全球旅游市场对武当山旅游目的地的浓厚兴趣。

我市宣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态文旅康养产业链发展,以真金白银激励旅行社开拓客源,充分体现了我市将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的决心与魄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八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汇聚了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1539名运动员,涵盖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当拳、武当剑等诸多拳械流派,展现出太极拳作为世界性体育运动的广泛群众基础。

武当国际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活动在短短一个月征集期内,收到来自国内外选手的创意作品14735件。

世界文化遗产“冬韵”主题摄影展,吸引20余个省(区、市)的5000余人次摄影家来到武当山采风,活动累计收到投稿作品22000余件(组)。镜头聚焦武当,将这里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传向世界。

这些数字共同印证了一个结论: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已超越一般节庆范畴,成为一个资源汇集的平台、能量迸发的枢纽,也成为衡量武当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标尺。

从符号到内核

驱动文化深度挖掘与时代转换

文化节的核心成果之一,在于深入太极文化肌理,从哲学、科学、生活层面进行深度挖掘与时代转换。

开幕式上,中外嘉宾的对话不约而同聚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核,将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议题紧密相连,推动太极文化从强身健体的“术”升华为启迪人类文明未来的智慧源泉。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名家大讲堂,是“文化赋能”战略的生动实践。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两院”院士、故宫学者等齐聚一堂,为“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和“神武峡”文旅主轴建言献策,赋予武当山发展以顶层设计的智力支撑。

首次举办的“运动与健康”科学前沿国际学术会议,汇聚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等学者,围绕“体医融合智健未来”展开高端对话。此举标志着太极养生功效从经验传承迈向循证科学,为全球推广提供硬核支撑,为“健康中国”注入武当智慧。

同时,武当非遗创新设计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以及非遗市集的“展示+体验+销售”一体化模式,为非遗“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辟可行路径,实现文化血脉的活态传承与当代更新。

观点和合共鸣

奠定国际文化交流高地地位

文化节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全球各界嘉宾的积极评价得到充分印证。

西班牙众议院前副议长玛丽亚·格洛丽亚·埃利索在开幕式致辞中,肯定“武当太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彼得·西蒙,则从专业领域肯定了武当山的世界级潜力。

在“名家大讲堂”上,专家们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从构建“进得来、留得住、想再来”的游客体验闭环,到让文化遗产“活下去、秀出来”的 IP策略,为武当山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保护传承、融合创新及开放包容”的方向。

来自赛场、义诊现场、市集的参与者同样用赞誉为之背书。斯洛伐克武术协会领队对中医疗效的惊叹、市民对活动“太对胃口”的称赞,共同构成了文化节最真实、最动人的基石。这些来自民间与国际的声音,共同确立了武当山作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示范地的地位。

从景点到龙头

千亿级产业集群蓝图跃然纸上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是本届文化节的终极目标。它清晰地展现了一条从“景点思维”到“产业龙头”的破局之路。

在“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引领下,连续举办三届的“名家大讲堂”作为智力引擎,其成果正加速转化为政策与实践。总投资200亿元的31个产业项目签约,标志着以“太极武当”为核心 IP的泛文旅产业集群已具雏形。全球武当武术推广中心增至57个,与“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联动,构建起从线下到线上、从核心到全域的产业生态系统。

文化节传递出明确信号:以“文化+”驱动的产业车轮全速转动。从“卖风景”转向“卖文化”“卖体验”“卖生活方式”,“太极之夜”文商旅街区展现出夜间经济与沉浸式消费的巨大潜力。导游词创作、线路设计等赛事激发内容创新活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免申即享”模式精准滴灌,助力市场主体做强做大。

这一切,共同指向培育千亿级生态文旅康养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文化节作为宏大叙事的序章,通过资源汇聚、政策释放、项目落地,为这幅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是一场以文化为魂、产业为体、全球为域的生动实践。它用数据证明影响力,用场景构建感染力,用深度挖掘展现思想力,用产业联动彰显发展力,更以全球共鸣夯实其作为文明互鉴高地的地位。

武当山与太极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步伐,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舞台,从仙山奇境迈向民生福祉。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