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五年,机遇在湖北 | 湖北发出区域联动最强音
百年机遇千载难逢,百年梦想加速奔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新格局下的湖北,正通过区域联动战略,全力打造汉襄宜“金三角”、鄂湘赣“中三角”、内陆开放新沿海,做大做强能级,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支点建设成势见效。下一个五年,看得见的机遇,就在湖北。
进击的“新沿海”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这也意味着,“沿海”的内涵正在被重新定义,内陆正在增量中释放巨大潜力。2025年上半年,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北,GDP增速领跑主要经济大省,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这里,拥有四个亿吨大港,位列长江中上游第一;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9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政策也在同步发力,湖北出台《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明确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未来的对外开放已经不是以沿海为主单纯地向海开放,而是沿海沿边内陆整体发力。今年前三季湖北进出口的增长速度高达25.3%,我们实际上是远超全国进出口的增速,正在迎来它加入全球循环的一个大好的时机,也将成为在新一轮的新发展格局中对外开放的“新沿海”。
发力的“金三角”
这是“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这个月在湖北大地上奔跑的雄姿,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最新纪录,让“中国速度”变得越发具象。就在今年,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也将正式画圆,武汉、宜昌、襄阳三地,实现1小时通勤。交通提速的背后,是湖北发展的一盘大棋。武汉不再“一家独大”,它是统御全局的创新大脑和中枢神经、襄阳是顶天立地的工业躯干与钢铁臂膀、宜昌是澎湃有力的绿色心脏与动力之源。“金三角”不再是各自精彩的“独子”,而成了相互呼应的“活棋”,以点带面,湖北17市州满盘皆活,这将为中国区域联动发展,提供一种“湖北范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湖北省目前这三个城市的GDP的规模在全省GDP的占比大约是55%,这是非常高的一个占比,跟浙江是类似的,超过江苏、山东、广东的前三位的集中度。我想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十五五”期间迅速地释放出来。
抱团的“中三角”
湖北的雄心不止于此!它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地,其更大的使命,是带动中部“破圈”崛起。今年8月,国家最新规划明确,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全国五大城市群之一,定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湖北,正全力打造“运河上的湘鄂赣”“轨道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链上的中三角”“产业链上的都市圈”,在强化能源资源供应保障、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等领域加强合作。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3座城市中排名前五位的是谁呢?就是武汉、长沙、南昌、宜昌和襄阳,所以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未来五年,湘鄂赣这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土地,必将成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驱动中国经济巨轮前行的核心引擎之一。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林中杰)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