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十堰 | 城市更“新” 生活更“美”

长江云新闻  2025-10-31 18:31:02
分享到:

“忧居”变“优居” 幸福在家门口升温

作为东风汽车的发源地与民族汽车工业的摇篮,近年来,十堰市张湾区正以城市更新为笔,在工业遗产的肌理上勾勒宜居新图景。当地通过工业遗产活化、低效用地盘活、老旧小区提质等多元路径,让 “锈迹斑斑” 的工业遗存,“老破小” 的居民社区同步焕发新生。在留存城市记忆的同时,让群众的幸福感与城市品质同步提升。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桔园小区,是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的一个老旧小区,有2000多居民。由于历史原因,曾经这里环境差,公共设施陈旧,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桔园小区居民 黄大丑:以前的脏乱差,我们(小区)原来都是长得那草垛高,长得高了有蛇,还有那小蛇,有蚊子。

2023年,桔园小区纳入当地政府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需按精品社区来进行打造。而社区怎么改,群众说了算。

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桔园小区居民 姜鲁平:在家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就下楼聚一下, 闲聊一下,就没有地方坐

增设休闲的小公园,是居民在提升改造中共同的心愿。实地勘察期间,位于小区中间杂草丛生的花坛,引起了建设部门注意。

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头堰社区党委书记 何莉:上门跟那个上级相关部门,去反映老百姓的诉求,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意在我们小区建一个,便于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公园。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一个拥有议事亭、游步道、绿地,占地达1000㎡的休闲小公园呈现在居民面前。而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也同步竣工,除了20栋居民楼粉刷一新,这里的管线下了地,停车场、公共晾衣架、太阳能路灯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进行了完善。

“十四五”期间,十堰市张湾区实施了47个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改造户数65354户、房屋2006栋,整合后涵盖101个小区,总建筑面积约559.1万平方米。

十堰市张湾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股股长 刘波:今年以来 我们共组织实施3个片区 15个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计划年底全面完工。

老厂房里涮火锅 工业遗产“活”起来

作为东风汽车的诞生地,十堰市张湾区的老旧厂房曾见证民族汽车工业的拓荒岁月。近年来,当地把一座座老旧厂房打造成如今的啤酒厂、博物馆、新工厂,让一座座老厂房从 “工业锈带” ,蜕变为 “生活秀带” 与 “产业高地”。

夜幕降临,霓虹闪耀,位于张湾区花果街道东风故里的火锅小院,弥漫着诱人的牛油火锅香,伴随着翻滚的红汤、升腾的烟火气,搭配着一幅幅生动老东风工业描绘和80、90年代怀旧老物件,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大快朵颐,生意十分火爆。

十堰市民 权小丽:感觉这里非常复古,火锅味道也很好,食材很新鲜,然后除了火锅好吃之外,我们可以在这里拍照打卡,感觉很不错。

火锅小院是东风火锅工厂项目的子项目。今年,张湾区通过招商引资,在原张湾区东风64厂的开水房、冰糕厂、汽水房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装修,把这里打造成集火锅餐饮、茶咖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

十堰市张湾区东风火锅工厂项目负责人 王雷:里面的话是有一个大的火锅工厂,火锅工厂两千多平,然后挨紧挨着火锅工厂,是一个三千平的自助餐,元旦节就是正式面向广大消费者。

东风火锅工厂项目计划投资1900万元,总占地近6000平方米,包含主题火锅餐厅、火锅底料工厂、多功能龙虾馆三个部分。在项目建设中,施工团队对老厂房进行专业加固与修缮,严格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同时将东风工业历史融入场景设计,精选十堰本地食材,着力构建 “可吃、可玩、可购、可体验” 的沉浸式消费场景,让工业记忆与火锅烟火实现深度融合。

十堰市张湾区东风火锅工厂项目负责人 王雷:既能看到原始风貌又能够在这里吃喝玩乐,包括把以前的一些精神传达给我们的下一代。

除了打造消费新场景,在张湾区东风老 41 厂改造后的生产车间内,35 吨摩擦焊设备、自动弯管机高速运转,工人正忙着加工工人师傅挡泥板、挡泥板支架、推力杆等汽车零部件。这片曾沉寂的老旧工业空间,如今已是东风汽车钢板弹簧有限公司的新生产基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复苏的活力。

东风汽车钢板弹簧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 张维:那边的厂区只有将近 2000个平方,企业就是业务没法扩展 没法壮大,规模也扩展不起来,这也是区政府他们这边,进行推荐帮忙联系的,现在我们场地就将近有 2 万个平方。

从 “挤在小车间” 到 “坐拥大厂区”,企业的跨越源于张湾区政府的招商引资精准帮扶。入驻东风老 41 厂后,企业不仅生产面积扩大 10 倍,还新增关键设备、拓展产品品类,从传统汽车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延伸。

东风汽车钢板弹簧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 张维:目前我们正在跟东风汽车,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还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都有合作,还有东风柳汽,陕汽这块都有合作。今年的产值预计能做到1.5个亿左右。

如今,火锅工厂、创意产业园、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汽车博物馆、现代物流枢纽等多元业态在张湾区老旧厂房上落地生根,这种既留存工业历史肌理,又精准植入消费、产业、文旅等新动能的实践,不仅让“沉睡”的工业遗产重新迸发活力,更为老工业基地以存量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微改造“软”“硬”兼施 城市更新有“里”有“面”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与骨架。近两年,十堰市张湾区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城市更新的 “先手棋”,从交通网络优化到生态环境治理,从民生设施补短板到功能空间重塑,通过 “硬件” 升级与 “软件” 提质同步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硬支撑”,让城市宜居度与群众幸福感同步攀升。

清晨 8 点,张湾区鄂西北花木交易中心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商户们忙着打理自家的花卉,不少市民专程驱车前来挑选绿植。

十堰市民 胡傲霜:平时特别喜欢花,但是市区没有这么多品种,过来也很方便 ,十多分钟就到了。

这份 “热闹” 的背后,离不开一条路的 “破壁” 之力。在三峡路未开通前,鄂西北花木交易中心如今所在的张湾区花果街道片区,多为闲置场地 ,周边仅靠两条狭窄的乡村老路与外界连通,大型货运车辆难以顺畅进出。同时,从城区或高速口前往该片区需绕行近 1 小时,人流、物流 “进不来、留不住”。

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花果村党支部书记 曾寿红:以前这里是村上的一块空闲地,三峡路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招商引资。通过京堰对口协作,我们招来了花卉产业,可以说一条便民路 产业路,填补了我们这一产业空白。

如今,交易中心已吸引 30 余家花木商户入驻,涵盖花卉种植、盆栽销售、园林设计等全链条服务,日均客流量超 1000人次,带动周边 100 余户农户参与花木种植,形成 “交易中心 + 农户 + 电商” 的产业链模式。此外,道路沿线还配套建设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景观带,居民散步、骑行也多了好去处。

十堰市民 李岩:每天都会来这儿转一圈,路现在也修好了,环境也好,住在这比以前幸福多了。

除了打通交通动脉、激活产业活力,张湾区对老小区基础设施的 “微更新”,更直击居民生活的 “痛点”。走进张湾区汉江北路北山片区支沟治理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沟槽内调试新管网,大型运输车将混凝土检查井构件运至作业点。而在此之前,管网老化带来的麻烦,早已成了这里居民的 “日常烦恼”。

居民 张艳齐:以前因为是老的那个社区,有时候家里的那个污水,楼上稍微那个点,容易堵。

针对片区老小区管网破裂堵塞、雨污混流的共性问题,当地专门推进支沟治理,从根源上解决污水泛溢、出行受影响的难题。

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街道支沟治理项目负责人 曹靖:通过这次的改造,新建污水管网5公里 ,雨水管网3公里,更换化粪池和混凝土检查井,达到雨水分流的目的。

今年以来,十堰市张湾区已扎实推进并完成车城西路基础设施综合改造工程等 18 个城市更新项目,其中新建雨污管网 23 公里,畅通龚家沟路等背街小巷 10 条,打通断头路 3 条,同时完成 922 处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改,以实打实的建设成效持续夯实城市发展 “里子”,让基础设施升级的红利更直接地惠及群众。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张湾区融媒体中心 刘学锐 徐春晓 叶航

通讯员 贺富虎 杨娜 张杨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