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1年,她终于完成这场“生命接力”
长江云新闻  2025-10-31 18:04:03		        
			    
			“从19岁到30岁,这一刻我等了11年。现在只希望快一点完成采集,把‘生命种子’送到患者身边。”近日,志愿者杨娇(化名)在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21417例、湖北第755例捐献者。
杨娇与中华骨髓库的缘分,始于2014年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她在献血时经工作人员介绍得知,只要多抽取8毫升血样,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热心公益的杨娇当即留存血样,并签下了入库同意书,期待着将来某一天能和患者配型成功。
 志愿者杨娇
志愿者杨娇
2025年10月,当地红十字会打来电话——“您好!您留在中华骨髓库的血样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您是否愿意捐献?”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娇难掩激动,“没想到11年过去了,我还可以和患者匹配上。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愿意捐献。”
杨娇是某公司的直播运营人员,由于工作原因经常熬夜。接到配型通知以后,她开始调整作息、控制饮食,想要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非亲缘之间造血干细胞匹配的概率特别小,我不想错过这个救人的机会。”凭着这股信念,杨娇最终顺利通过了捐前体检。
捐献前夕,杨娇收到了患者家属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是您的善举让我们的孩子不必失去母亲,让我不必失去挚爱,让两位老人不必白发人送黑发人……”朴实的话语让杨娇感动不已,“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更是挽救一个家庭。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鼓励患者,杨娇写了一封亲笔信。采集结束后,这封信和她捐献的29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一起送往患者所在医院。杨娇表示,希望有更多人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入中华骨髓库,帮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记者:卢叶
通讯员:章晟
责任编辑:卢叶
责任编辑 龚晓艺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