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云端锐评丨我们把思念写进星空,也把星空写进未来

长江云新闻  2025-10-31 13:43:16
分享到:

今天,我们格外想念“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1967年他首提“航天”一词,或许未曾料到,当年“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搞航天”的沉重自问,如今已化作空间站常态化运营的实景。

10月31日,是钱学森逝世纪念日。16年过去,他的名字还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而就在同一天,今天23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将带着新使命出征!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的乘组,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还要推进多项前沿研究。

这份巧合,是对钱学森“从零到一”的最好回应,他永远是中国航天的精神根脉。1955年他冲破阻拦归国,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撰《导弹概论》启蒙后辈;东风二号导弹首飞失利后,他力主“理论联系实际”,带团队两年内数十次试验终获突破。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两弹结合”成功,他用系统工程思想筑牢航天根基,让昔日空白之地生长出今日的参天大树。

如今神舟二十一号,标注着中国航天“还能多强”的新高度。此次带4只小鼠探索太空生命适应规律,同步推进锂离子电池研究、空间站智能算力平台试验,早已超越“能上去、能回来”的初始目标。从嫦娥六号携月背样品归来、天问二号奔赴小行星,到商业航天突破可回收火箭、空间站成国际科研平台,中国航天已从跟跑者变部分领域领跑者。

中国航天每次突破,都未忘这位奠基人。2003年神舟五号圆梦,喜讯第一时间送给钱学森;2004年元宵节,杨利伟专程到他家“报到”,此后每位凯旋航天员都会向他报喜。

缅怀从不是停驻回望。如今神舟二十一号已就绪,载人登月征程在推进。钱学森当年播下的航天种子,早在星辰大海结了果。今天,我们把对他的思念写进星空,更把满是可能的星空,写进中国航天的未来。

撰稿:谢雅静

主播:杜雅婷

录制:袁斌 洪昕

剪辑:谢雅静

编审:梁延 李桓 邹敏

责任编辑 谢雅静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