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服务 守护晚年安全
遗嘱怎么立才放心?老了失能谁来管?被骗了咋维权?这些长辈们常挂心的事,在2025武汉国际银发经济博览会上,武汉市尚信公证处的工作人员用一个个实在案例,把法律的温度揉进了细节里。
72岁的赵阿姨是退休教师,她红着眼眶说,之前亲眼见过亲友因“过度医疗”遭罪,自己最怕老了失去对生命的掌控力,“就想明确,真到疾病终末期,不做有创抢救,选安宁疗护行不行?”公证员结合《民法典》人格权编,给她定制了一套综合方案——不只是确认医疗意愿,还包含财产临时管理、对接安宁疗护机构的细节。赵阿姨后来留言道:“原来‘体面老去’不是奢望,是法律给咱的底气。”
比起生命尊严的规划,85岁的王爷爷面临的难题更实际:关节不好走不动路,想立遗嘱分配财产,却怕出门折腾。公证员为他启动“高龄老人上门服务”绿色通道,从核对身份、一条条讲解遗嘱条款,到陪着王爷爷确认签字,全程慢声细语。王爷爷的儿子感激道:“本以为公证是件麻烦事,没想到你们把服务送到家,解决了全家的一块心病。”

不只是个人,养老机构也在为老人们的权益操心。武汉某高端养老社区的李院长一开口就很实在:“我们社区有不少独居老人,总担心自己以后失能了没人管,能不能帮他们批量办意定监护公证?”公证员当场就设计出“意定监护+机构照护补充协议”的方案——既明确老人失能后的监护人,又约定监护人与养老机构的协作细节,避免后续扯皮。李院长听完立刻说:“这方案能让老人安心、我们也有章法,回去就组织大家对接!”
68岁的张阿姨被“养老投资高回报”的骗局骗走5万元,听说“公证能固定诈骗证据”,她非常激动。公证员耐心帮她梳理:聊天记录怎么存证、转账凭证怎么公证、后续维权怎么用这些材料,还帮她整理好了初步的证据线索。张阿姨抹着眼泪说:“要不是你们讲清楚,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个维权办法!”

其实长辈们要的“安心”一点都不复杂:是“能决定自己怎么老去”的自主,是“财产分明白不闹矛盾”的踏实,是“被骗了有办法维权”的底气。而公证服务做的,就是把这些“担心”变成“放心”,实实在在递到长辈们手边——毕竟“老有所依、老有所安”,从不是空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贴心。
来源:武汉市尚信公证处
编辑:李曼
编审:罗卫国、齐鸣、刘晓蕾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