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风华正茂 不忘初心再出发——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成立20周年工作掠影
2025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湖北分库”)成立20周年。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初心如磐。湖北分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致信精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荆楚大地不断书写人道主义事业的光辉篇章。
忆往昔 筚路蓝缕启山林
为动员和呼吁全社会奉献爱心、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中国红十字会于2001年重新启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扩容工作。同年,湖北省红十字会开始筹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2004年4月,湖北省红十字系统召开会议,决定在宜昌、黄石等10个城市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
2005年7月18日,志愿者周伟在武汉捐献了19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湖北首例捐献者,揭开了湖北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发展的序幕。
2005年8月30日,经湖北省编委批复,湖北分库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血样采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分型检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运输及捐献者相关服务等工作。
成立初期,面对组织机构尚未健全、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重重困难,湖北分库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以志愿者招募工作为抓手,为提高捐献量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湖北分库联合地方工作站(红十字会)、血站,在献血屋(车)中开展招募工作,邀请捐献者代表宣讲捐献知识,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效互动,实现合作共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实现招募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2010年,湖北分库累计库容量达3.39万人,当年成功实施26例捐献,年度库容使用率排名全国第二。对比成立之初的693名在库志愿者、不到10例的年度捐献量,湖北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已然迈上了新台阶。
看今朝 微光成炬耀荆楚
2012年,襄阳爱心司机侯忠在同济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第100例捐献者。他的义无反顾让湖北成为第8个“捐献量过百”省份。
近年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行义举在湖北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化学老师徐可请假捐髓,让大爱在三尺讲台外传递;医学生孙浩桐为完成捐献4个月内减重30斤,相关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达1.3亿;旅行社老板范芹梅坚持救人为先,在旅游旺季关门7天奔赴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90后志愿者韩志强为点燃患者生命之光,4个月内两次捐献,感动众多网友;厨师冯大迎献血20余年,为捐髓救人毅然辞职……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纪的捐献者,勇敢奔赴和患者的“生命之约”,彰显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湖北温度。而他们的善举,并未止步于一次捐献。他们的精神,正通过更加专业化的力量持续传递。2024年7月1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大爱髓缘”党员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他们是曾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尽管身份各异,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确保每一份“生命种子”都能安全、准时地送达患者身边。截至2025年8月,他们累计完成造血干细胞接收与转运任务20次,足迹遍布12个省份,总里程超过14000公里。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粒微光到一团火,越来越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在湖北这片热土落地生根。截至2025年9月,湖北已成立红十字献血捐髓服务队128支,每个市(州)红十字会至少有一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通过我们更专业的服务、更温暖的陪伴,能够激励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荆门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克龙说。
向未来 优化服务谱新篇
据统计,我国有大约500万的白血病患者,且每年以3至4万的数量增加。虽然中华骨髓库库容已突破360万人,湖北分库库容达14.06万人,但相对于庞大的患者群体,库容缺口依然很大,“生命种子”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湖北分库积极探索以“五有”为核心的捐献工作新模式,系统性地提升全流程工作质效。
有能力,锻造专业精兵。聚焦理论武装,常态化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系统性学习采集原理、捐献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每一位红十字工作者都成为捐献知识的“百科全书”。聚焦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管理者”思维向现代的“服务者”角色转变,以耐心、细心和同理心,让每一位志愿者在捐献时省心、安心、暖心。聚焦拉升标杆,对标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建立内部绩效考核与评优机制,力求每个环节都体现专业、每一项服务都做成精品。
有伙伴,深化部门协作。建立与卫生、教育、共青团等部门与各级媒体平台的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各部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协商解决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难点问题,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同频共振”。发挥部门优势,激发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宣传科普、舆论引导和志愿服务,实现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逐步构建起多方协作、资源整合、覆盖广泛的“大宣传、大动员”工作格局。
有阵地,完善基层网络。目前,湖北已成功建立244个基层服务点与103个招募采样点,覆盖全省103个县级行政区域。从“广覆盖”向“优服务”深化,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激活基层服务点的“神经末梢”作用,将其打造为集宣传、咨询、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另一方面,要利用采样点精准对接潜在捐献人群的优势,协同推进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形成献血捐髓双线并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有手段,数字赋能转型升级。今年10月,湖北分库正式启用“荆楚志愿红”管理平台,以此为引擎,全面驱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规范化、数字化、人性化,实现对捐献工作全流程的智慧管理。更重要的是,“荆楚志愿红”管理平台将打破时空界限,成为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基层服务点的线上延伸,构建一个志愿者可随时访问、互动与学习的“云上家园”,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与参与感。
有政策,强化表彰激励。2023年12月1日起,《湖北省红十字会条例》施行,明确规定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纳入“三免”政策和见义勇为奖励范围。目前,湖北已有12个市(州)落实“三免”政策、11个市(州)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表彰范围。此外,武汉市、孝感市在“三免”政策基础上,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给予指定项目免费体检的优待。未来,湖北将因地制宜,探索出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参与感动人物、道德楷模评选以及接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激励引导捐献行为,提升捐献者的荣誉感、获得感。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交汇点,湖北分库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向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重要致信精神,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作墨,绘就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为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卢叶
责任编辑:卢叶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