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感“十四五”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孝爱之城焕新彩 甜蜜之地引客来

长江云新闻  2025-10-23 18:27:30
分享到:

10月20日,湖北省孝感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化发展与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专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孝感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十四五”时期,孝感市紧紧围绕“中华孝文化名城”和“国内知名的文化生态康养型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五年来,孝感以文化铸魂、以旅游兴业,让千年孝韵焕发新机,让特色旅游点亮城市名片。

一、文化惠民,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五年来,孝感以“15分钟文体生活圈”为目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基础覆盖”向“优质普惠”跨越。全市建成图书馆8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83个,城市书房45座,万人文化建筑面积达205.79平方米。主城区建成14个澴川书房和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在体育设施方面,市奥体中心、孝南区西城体育馆、3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体育公园相继建成,新增省级健身工程9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2平方米,全民健身设施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安陆市体育中心正加紧建设,城乡体育网络日益完善。

二、文化供给丰富多彩,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十四五”期间,孝感推出大戏6部、小戏11部、综艺节目127部,其中1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5部入围全国展演,16部入围省级展演。楚剧《大将军吴禄贞》《淬火》分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屈原文艺奖。音乐剧《孝·感天地》获国家艺术基金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成为2023年度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

文化活动深入人心。第八届湖北省楚剧艺术节、孝文化旅游节、民间文艺展演、诗词大会等品牌活动接连举办,年均开展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荆楚四季村晚等惠民活动超2000场,公益电影年均放映3万余场,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

三、文脉传承活态创新,文物非遗焕发新生

孝感深耕“孝文化”根脉,推动文物与非遗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新增中国传统村落4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16项。云梦睡虎地秦墓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郑家湖墓葬被评为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建成城隍潭老码头遗址公园、云梦楚王城遗址公园,大悟宣化店镇入选湖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品牌赛事亮点纷呈

孝感获评全国社区足球场地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功获得湖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承办权。建成1个市级、5个县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99名。

品牌赛事成果显著,成功举办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1国家联赛(孝感站)、DY国际篮球挑战赛、孝感马拉松、双峰山登山大会、安陆“乡超”等赛事。“樱子杯”足球联赛连续举办27届,成为全省影响力广泛的群众体育品牌。

五、文旅品牌创建突破,产业融合动能强劲

A级景区数量实现翻番,现有45家A级景区,其中4A级14家,拥有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及多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单位。汉川天屿湖、安陆白兆山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

产业融合成效显著,完成实际旅游投资176.01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89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4.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2%和27.77%。体育彩票销售达85719万元。

六、下一步:深化融合 擦亮品牌

面向“十五五”,孝感将围绕“孝爱之城 甜蜜之地”定位,深化文化惠民,打造楚剧展演、麻糖米酒文化周等品牌;激发文旅消费,推动方特主题乐园、奥体中心多元运营;繁荣体育事业,实施后备人才强基工程;推进广电创新,建设全域应急广播体系。

孝感,这座因孝得名、因文化兴城的千年古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多元的业态、更加优质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让“孝爱之城、甜蜜之地”的文旅品牌愈发响亮。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通讯员 雷振林 李林)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